編纂20年 鄭惇元出版「台華辭典」

鄭惇元花費二十年時間,獨力完成編著台語「台華辭典」。(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南市民鄭惇元獨力花費廿年時間蒐集台語資料,昨日發表編著「台華辭典」,近兩千頁內容、數萬語詞,被台文界譽為光復以來最為完整的台語辭典。
近年來本土化高倡,母語教育受到重視,但礙於研究者有限、師資難求等因素,形成「無人可問、無書可查」的窘況,以致出現採音近或義近的「亂借音」、「亂訓讀」等五花八門情況。
八十八歲鄭惇元自小在私塾讀書,為台南高商高中部第一屆畢業,並自學法律,通過司法官考試,一九九一年自台鹽文書科長退休。
常見用字謬誤動念寫書
他表示,在電視上常看到台語歌詞用字錯誤,及媒體廣告宣傳常發現不像台語也不像國語的不明語詞,退休後決定寫一本台語辭典。他每天整理、撰寫到凌晨未曾歇息,期間常苦於痛風,仍忍痛寫作,經常寫到累趴在桌上,醒來繼續寫;有時半夜醒來,有了靈感趕緊回到桌前再寫。
隨著年紀漸大,聽力與視力漸差,須用放大鏡輔助,他仍堅持下去;老人家還開心地說,這些苦和小時候家窮,每天要徒步兩、三個小時上學,放學後又要跑回家割草餵牛羊、照顧弟妹相比,不算甚麼,「任何事只要有心,永遠不嫌遲」。
鄭惇元長子旅居美國,經常敦促父親前往共享天倫之樂,但他為完成辭典而留在台灣,上週終於完成編著,也選在妻子逝世七週年發表新書;他說,「這是我對不起妻子的地方,出書紀念緬懷」。
鄭惇元說,閩南語的單字或句末的字,在輕聲字之前都是讀本調,除此之外都是用變調,目前所看到的台語著作,都是標註本調而非實際讀音,這本辭典兩者都有,其實台語只要多讀多說,流利了自然就會變調。
要讓更多人認識台語
「台華辭典」有國語注音及以台羅注音台語讀音、語音,並收錄非常多的台灣諺語,如「正月寒死豬、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夫」、「有前蹄無後爪」(意指工具亂丟,不懂得物歸原處)、「產婆摸尻川」(外行的意思)。
鄭惇元表示,「多數人都會說台語,但不代表懂台語」,希望藉由此書,讓更多人認識台語。
-
讓這社會變好一點點...台南誠實商店考驗人性 沒老闆自己投錢
-
《記錄文昌人的故事》飛閱文昌 自己的校史自己畫
-
高科實中、雙語國際學校設立 橋新特區吸引科技新貴
-
研究以酒泡茶 退休校長自己種茶
-
人物側寫/李四川 馬拔擢朱重用
-
京站寵女王抗通膨 B1+2F改裝出清 萬樣商品3折起
-
收集競選文宣21年 羅昌順見證民主發展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