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成功研發龍蝦人工飼料
海大突破人工養殖技術,成功研發龍蝦人工飼料。(記者林欣漢攝)
全球首例 拚5年內完全人工養殖
〔記者林欣漢/基隆報導〕龍蝦復育研究有關鍵性突破!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發龍蝦人工飼料,可以讓龍蝦從卵孵化到葉狀幼苗,養成歷程超過兩個月。海大校長張清風表示,這是全球首次開發成功的龍蝦人工飼料,希望未來五年內能達到龍蝦完全人工養殖的目標。
全球年產30萬噸 人工養殖率不到1%
海大研發長陳歷歷指出,龍蝦屬高經濟價值的水產品,全球每年龍蝦產值超過六十億美元,主要來源為野外捕撈,全世界年產量三十多萬噸,人工養殖率僅不到一%,造成野生龍蝦數量日漸減少。
陳歷歷說明,龍蝦成長過程有六至十四個月的漂浮期,此階段龍蝦呈現透明狀,會隨著海流漂流移動達數百公里,中間歷經十多次脫殼程序,脫殼時需要掩蔽物,是人工養殖面臨最困難的挑戰。
研究團隊觀察到,龍蝦幼苗會攀附在水母身上,食用動物性蛋白質及脂肪,因此研發出類似水母的中性浮力凝膠飼料,方便龍蝦幼苗附著覓食,從卵孵化到葉狀幼苗,養成超過兩個月,是全球首次開發成功的龍蝦人工飼料。
陳歷歷指出,人工飼料可根據不同生長期龍蝦的特性與需求調配,強化免疫力,人工飼料比新鮮餌料成本低,方便保存。
這項龍蝦復育研究是連江縣政府與海洋大學合作推動的計畫之一,獲漁業署支持。馬祖東引早年是龍蝦的故鄉,以前徒手下水就能抓到龍蝦,縣府去年啟動封閉十年的東引北海坑道,規劃為龍蝦天然養殖區域,希望未來龍蝦從抱卵復育成幼苗後,可移至北海坑道飼養,提升經濟效益。
另外,海大海洋中心教授蔣國平領軍的「藍眼淚」深度研究,已證實馬祖藍眼淚現象是由夜光蟲造成,並掌握人工繁殖技術,現在到南竿藍眼淚生態館,一年四季都可欣賞藍眼淚之美。
海大研發出龍蝦餌料,可以讓龍蝦從卵孵化到葉狀幼苗養成超過二個月。(記者林欣漢攝)
-
基隆統一新城公車亭 打造成OPEN將「海邊咖啡廳」
-
挹注300萬改善 中市后里區重劃西路年前換新裝
-
「造飛機」一輩子 賴光哲教授75歲圓夢開飛機
-
中市元旦起電動車停車新制上路 充電槍佈建延遲引關注
-
搞錯百年!雪霸沒有「台灣山椒魚」 原來是楚南氏山椒魚
-
台科大教師開發「工地達人」遊戲 助學生輕鬆了解建築工程實務
-
弘道攜手企業、獅子會 助台中17獨居長輩買年貨
-
月薪上看4.3萬!台中甄選清潔隊儲訓隊員300人 1/17~21線上報名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