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夜明珠讓腫瘤發光 診斷更精準

「奈米夜明珠」讓腫瘤持續發亮至少三小時,有助於腫瘤判讀。(記者劉婉君翻攝)
成大團隊研發 0.2公分腫瘤也測得到 5年內進臨床實驗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令古人嘖嘖稱奇的夜明珠,成為現代醫學研究的靈感。成功大學奈米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葉晨聖團隊,以兩年時間研發出「奈米夜明珠」,注入體內後,就吸附在腫瘤上。且以低劑量X光照射一次,會持續發亮至少三小時,有助於腫瘤判讀,也大幅提高腫瘤追蹤的準確度,預計五年內進入臨床實驗。
X光激發放光顯影劑 獨步全球
葉晨聖表示,「奈米夜明珠」是全球第一個X光激發放光顯影劑。他解釋,一般X光診斷可看到胸腔○.五公分的腫瘤,但X光無法用來診斷肝臟;電腦斷層可測到○.三公分的腫瘤,但需要專業人士判讀,且輻射量比X光高。奈米夜明珠則可在深層肝臟組織偵測到○.二公分腫瘤所產生的訊號,藉由發光,腫瘤位置及大小更是一目了然,有助於非侵入性的診斷。
葉晨聖與長庚醫院生物醫學轉譯研究所教授蘇家豪、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許火順博士等人合作,帶領博士生王柳鈞、碩士生陳正哲,研發醫療用奈米夜明珠︱低劑量X光激發奈米粒子顯影劑,突破醫界長期以來診斷型X光影像較不適用於深層軟組織顯影的困擾。該研究成果獲科技部二○一九年未來科技突破獎,論文於十月登上國際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工研院有意整合跨單位力量,將技術推至業界。
團隊將奈米夜明珠用在小鼠實驗,是從老鼠尾巴以靜脈注射,將奈米粒子探針注入體內。因腫瘤會造成周邊血管增生,且新生血管間隙較大,有八十%會群聚在腫瘤處,再經X光激發,奈米粒子就會像夜明珠一樣,閃閃發光,使腫瘤無所遁形。
葉晨聖說,應是奈米夜明珠有稜有角的四方體結構,較易吸附在腫瘤上。目前動物實驗證實對肝臟腫瘤判讀準確度相當高,後續會再針對最難判斷的胰臟癌、多重腫瘤等進行實驗。

成功大學奈米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葉晨聖(右四)組成校內外跨領域團隊,研發出「奈米夜明珠」。(記者劉婉君攝)

成功大學奈米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葉晨聖團隊研發出「奈米夜明珠」。(記者劉婉君攝)
-
台南社宅178戶招租 最低每月4000元有找
-
單點申請專人送件 台南0121震災第1筆房屋修繕補助入帳
-
桃市府徵選國際志工!赴泰馬拓展國際視野 還可獲3萬獎勵金
-
嘉義南恩禪寺濟公大佛年底開光 胸前大金牌市值破億
-
南恩禪寺破億大金牌「金包銅」 珠寶業者這麼說
-
濃霧夜襲6縣市!中部以北、金馬要注意
-
農漁會轉型經營服務 培育志工照護長輩
-
農漁會轉型》博士總幹事變身帶貨網紅 銷量激增2成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