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團體戰」創造無限可能 雲林20農民集結辦食農教育嘉年華
雲林食農共學推廣平台集結20位在地農民於斗南舊火車站前,舉辦「2025食農教育嘉年華」,以「團體戰」打出農業無限可能。 (記者李文德攝)
〔記者李文德/雲林報導〕雲林縣被譽為「農業大縣」,務農人口近半,為讓民眾了解在地農特產品,今(9日)雲林食農共學推廣平台集結20位在地農民於斗南舊火車站前,舉辦「2025食農教育嘉年華」,除展售雲林農特產外,更安排8場食農教育體驗。平台創辦人盧傳期表示,食農教育打「團體戰」更能彰顯效果,此活動未來將續辦,盼讓現代民眾了解農業有不同可能。
雲林縣總人口約65萬,直接或間接從事農業行為工作者將近50%,根據最新數字統計,雲林縣農林漁牧總產值達936億元,位居全國第一,農業前景無可限量。
盧傳期表示,「農業也有無限可能」,加上現在更注重作物來源追溯,因此集結20名在地農民、青農舉辦食農體驗嘉年華,除有20家特色農市集外,更有8場食農教育體驗,讓參加活動者能夠實際走入雲林,了解在地農產。
盧傳期表示,食農體驗包含園藝盆栽、黑米飯糰製作、手沖咖啡、梅乾菜等手作共8梯次,甫開放報名就創造場場爆滿的紀錄,凸顯民眾對食農教育的重視。
盧傳期指出,「單打獨鬥」推廣農產已不能有效將成果打進民眾市場,「團體戰」對於各項農業來說更具有相互加成作用,未來將持續舉辦活動,讓具有食農教育經驗較深的農民帶領農業新秀,以「母雞帶小雞」之姿,發揮更大效果。
雲林食農共學推廣平台集結20位在地農民於斗南舊火車站前,舉辦「2025食農教育嘉年華」,以「團體戰」打出農業無限可能。 (記者李文德攝)
雲林食農共學推廣平台集結20位在地農民於斗南舊火車站前,舉辦「2025食農教育嘉年華」,以「團體戰」打出農業無限可能。 (記者李文德攝)
-
搶攻春節伴手禮市場! 雲林縣府西螺服務區展售農特產品
-
台南官田國小有間竹管厝 變身農村生活展示館
-
華南銀行114年度全球經理人會議 聚焦四大主軸 六大核心策略
-
用吃來認識文化土地 花蓮農改場推原鄉食農教育
-
南投市今辦拔蘿蔔 230組家庭參加推動食農教育
-
3C產品加收750元規費 NCC暫緩
-
NCC審查費喊卡 沈伯洋籲速補足委員/法規沒問題 藍白阻擋人事導致無法開會修改行政命令
-
ACIP根據世衛建議/今年流感疫苗改打三價 採購700萬劑
-
六都通學環境抽樣 統統不合格
-
兒盟調查/國高中校園霸凌10.2% 言語霸凌最多
-
林試所推薦6大樹種 都市造林兼顧景觀、保育
-
5件食品重金屬鎘超標 海膽、巴西蘑菇挨罰3萬
-
台北家長接送區不足 僅4小學設臨停格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