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 放流5000顆馬糞海膽
2023/11/23 15:26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放流五千顆海膽苗。(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提供)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面臨人為濫捕、野外族群數量急速銳減的馬糞海膽,澎湖今年宣布突破完全養殖技術,人工繁養成功,並修法通過全年可上市;另一方面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今(23)日,放流5000顆海膽,維持野生族群數量,讓海洋資源永續。
出身澎湖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鄭明修表示,半世紀前大約有超過2億顆馬糞海膽生活在澎湖海域,如今因過度捕撈,面臨嚴重生態浩劫,保守估計可能只剩下幾萬顆左右。雖然澎湖縣政府每年僅開放7-8月採捕期,但馬糞海膽面臨族群滅絕的危機。
由於馬糞海膽是海洋生物鏈重要一環,吃食附著在珊瑚礁的藻類,族群滅絕會引起連串生物浩劫,因此多年來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及澎湖縣種苗繁殖場,都致力於復育及放流海膽苗,今年澎湖縣政府更宣布完全養殖技術成功,並交給養殖戶培育,都已達到上市體型,同時修法通過准許全年上市,鼓勵養殖戶踴躍投入海膽養殖。
另一方面澎湖漁業研究中心,則投入海膽放流,今日培育5000顆海膽苗,每顆達1公分以上,在水深2-3米澎湖海域,進行潛水放流,全面復育澎湖馬糞海膽野外族群,同時放流地點不再公開,避免遭到有心人士盜捕,希望來年採捕期能看到豐碩的成果,以野外族群數量增加及人工養殖方式,雙管齊下復育馬糞海膽,讓海洋資源生生不息。

海膽苗受礁石及海藻保護,希望能順利長大。(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提供)
潛水人員下海,將馬糞海膽苗放在礁石上。(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提供)
-
揭開馬糞海膽生態之謎 隨著潮汐漂浮遷移珍貴影片曝光
-
澎湖人工養殖成功 馬糞海膽可全年販售
-
市售食品重金屬監測抽驗 澎湖海膽3件鎘超標
-
調查馬糞海膽鎘含量過高傳言 澎湖農漁局採檢養殖海膽送驗
-
澎湖首批人工養殖海膽將上市 農漁局檢驗洗刷鎘含量過高之冤
-
提早3小時到機場是浪費時間?網熱議:國外可能還不夠
-
牙醫系分數勝過醫學系!林智群揭4心酸:不是什麼都好
-
嚇!基隆街友透明塑膠包緊禦寒 網驚:以為是大體
-
金門購物嘉年華週週抽破萬元大獎 旅遊商圈集點送公仔
-
深夜急凍!新北市、金門縣低溫特報
-
全國技能競賽北區賽 范窈瑄獲中餐烹飪銀牌
-
緬甸、泰國災情慘 耐震結構專家戴雲發:「當作沒問題」最可怕
-
台灣蘭花節 90朵萬代蘭奪魁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