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食品重金屬監測抽驗 澎湖海膽3件鎘超標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表示,明年將針對野生採捕海膽進行抽檢;圖非不合格產品。(記者劉禹慶攝)
〔記者林惠琴、劉禹慶/綜合報導〕衛福部食藥署昨公布最新國內市售食品重金屬含量監測結果,共抽樣二一九件產品,其中五件檢出可能致癌的重金屬「鎘」超標,光是在澎湖縣抽驗的海膽、馬糞海膽就占三件,經限期改正複抽,卻礙於廠商已無產品可供再驗,無法開罰,相關業者將列為加強管理對象。
食藥署與地方衛生局持續監測市售食品重金屬含量,七至九月抽驗二一九件產品,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其中四件水產動物類、一件蔬果植物類檢出重金屬鎘不符規定。
林金富說明,其中澎湖縣抽樣二件海膽、一件馬糞海膽,檢出鎘含量介於○.四至○.七ppm(百萬分之一濃度),超過標準值○.三ppm,及新竹縣抽樣一件白肉旗魚魚排,檢出鎘含量○.一五ppm,也高於標準值○.○五ppm,均為台灣業者捕撈產品。此外在台南市抽樣的巴西蘑菇(中),檢出鎘含量十六ppm,高出標準值二ppm達到七倍,相關產品為進口貨。
林金富強調,這些產品檢出的鎘不是額外添加,而是與動植物本身的生長環境有關,會先將相關廠商列為加強管理對象。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將鎘列為第一級致癌物。根據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資料,鎘為自然界中的元素,存在於地殼之中,高劑量暴露會造成嚴重肺臟損害,或刺激腸胃導致嘔吐和腹瀉,長時間低劑量暴露則可能產生腎臟疾病等。
澎縣府:明年馬糞海膽採捕期將抽驗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昨表示,含鎘海膽疑似進口海膽混充,待進一步查證;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則指出,明年馬糞海膽採捕期將進行抽驗,釐清鎘超量是否為澎湖產出。
漁業署資料顯示,國內海膽捕撈產量很少、不足一噸,澎湖僅開放七至九月採捕,故市面流通多為進口產品(二○二三年一至十月約一二二公噸),澎湖縣政府今年就轄內海域水產品檢驗重金屬等採檢一三八件,無鎘等重金屬不合格案件,故推測為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