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玩家被疑開外掛、轉蛋資訊不透明...線上遊戲蟬聯消費爭議榜首

2019/04/09 11:49

行政院消保處最新統計,去年國人申訴案件將近5.9萬件,較前年成長8.6%;其中,線上遊戲仍是爭議最多的類別。(記者陳宜加攝)

〔記者陳宜加/台北報導〕科技日新月異,消費管道更多元,消費糾紛也日益成長,行政院消保處最新統計,去年國人申訴案件將近5.9萬件,較前年成長8.6%;其中,線上遊戲仍是爭議最多的類別,包含玩家被懷疑「開外掛」而遭停權、遊戲轉蛋資訊不透明等,消保處預計今年與經濟部建立通報平台,即時解決。

根據消保處統計,去年總計受理5萬8962件消費申訴,較前年增加4707件、成長8.67%,主要集中於線上遊戲類、電器與週邊商品類,分別增加3成6、1成1,研判線上遊戲玩家日益增加、電器涵蓋商品種類較多元。

去年消費糾紛前5大類型,線上遊戲蟬聯榜首,其次依序為服飾、皮件與鞋類、電信、通訊與週邊產品、電器與週邊商品。消保處參議王淑慧表示,電器首度入榜,主因是瑕疵商品退貨時遭拒,買家、賣家各說各話。

王淑慧指出,線上遊戲人口激增,主要爭議為遊戲業者禁用外掛程式,但系統自動認定,常讓無辜玩家帳號無故遭停權或刪除;另常見虛擬錢幣或道具遭不當移轉、熱門遊戲伺服器不穩、網路連線品質不佳等。

她說,經濟部已修訂「網路連線遊戲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今年1月8日上路,要求業者針對未經法定代理人的消費行為,制定處理流程與警語;抽獎、轉蛋等資訊也須充分揭露,避免爭議。

王淑慧說,線上遊戲玩法日新月異,爭議五花八門,消保處已要求經濟部建立消費糾紛資訊交流管道,提供買家與賣家特殊案件通報機制,並加速處理時程。

而服飾、皮件與鞋類、電器與週邊商品類的消費爭議,消保處分析,主要來自網購市場,占比將近6成,多為商品有瑕疵、廣告不實或退換貨爭議。網購商品原則上享有7天鑑賞期,但不少消費者為了檢查而拆封,業者卻以定型化契約「拆封不退」條款,拒絕退貨。

王淑慧表示,已督促經濟部依「電器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與「電器及電子商品標示基準法」加強監督與查核;消保處也多次要求網購平台強化交易安全、詐騙偵防,持續追蹤業者改善情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