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米行銳減7成 文資調查見證常民文化
米行所保有的老碾米機。(古都基金會提供)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今日分享「台南舊城區常民生活米糧文化資產調查成果」,目前在舊城區24間開業中的米糧行,自日治時期開業至今有3間,近年新開業的僅1間,9成以上是超過30年的老店,與民國84年「台南市米穀商業同業公會」名冊相比,同樣區域內,店家數量少了7成。
古都基金會有感於許多非傳統技藝,以及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產業隨城市發展而消失,卻無人進行調查與記錄,在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2年的補助下,以米糧業為首先調查對象,結合地理資訊平台,紀錄米糧相關機具、器物、技藝傳承者、節慶禮俗等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
參與調查專案的邱睦容表示,調查過程中,發現仍有部分米糧行保有自開業以來的器具,包含碾米機、老米櫃、度量衡等,許多店家也樂於分享米的知識與歷史,早年因有糧區供應政策,「市區一定吃原台南縣來的米」,米糧行隨著牛車載運路徑與都市計劃道路分布,全盛期多達5百至1千家。
邱睦容表示,老米行口述歷史,台灣拼經濟起飛年代,政府喊出「住家就是工廠」,很多人「宅在家」作家庭代工,馬路上車輛也不多,可是有2種貨車特別多,就是載瓦斯與載米,米糧行「1天跑7趟」不足為奇,如今仍在的米糧行,因應時代生存,兼賣飲料或是提供烹煮諮詢,也不乏延續當年物資貧困時代「賖米 」精神,結合愛心「待用米」幫弱勢族群,在傳統與現代間,變與不變,都是見證常民生活場域中珍貴的文化資產。
近年「米食復興」的風潮興起,倡導多吃本產稻米,古都基金會認為,這些散佈在舊城區周圍的米糧行,是民眾認識米食的最佳窗口,店內存有的老器具,更如同「城鎮博物館」般親近民眾生活,延續這次調查成果,未來基金會將以刊物、推廣活動等方式,鼓勵民眾多走入米糧行,認識、學習品味台灣本產稻米。
志工訪問米行老店情形。(古都基金會提供)
米糕栫老師傅保留的器具。(古都基金會提供)
古都基金會分享「台南舊城區常民生活米糧文化資產調查成果」。(記者洪瑞琴攝)
古都基金會分享台南舊城區常民生活米糧文化資產調查成果,會場提供傳統米食「現代版」品嚐。(記者洪瑞琴攝)
-
淡季幫在地農產行銷 台東網路農場推米食特賣會
-
台南六甲附幼種稻收割 阿公阿嬤來協助
-
立信建設攜手愛河首排-「立天下」市心水岸生活新標竿
-
三星米食文化館 邀過年來「悟稻」
-
無米樂米食創意賽 即日起報名
-
蝙蝠俠ETF投資界超級英雄 00757純度最高、績效制霸
-
中市舊城文化復興 5年內逐步落實
-
科技顧問會議建言氣候與低碳科技 實現淨零列國家長期工作
-
台中捷運2025年度票卡亮相 市長盧秀燕「落」英文
-
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各地冷颼颼 1/13清晨北台灣低溫探8度
-
高雄馬拉松1/11、12交管 22條公車停駛、3輕軌站延後載客
-
高雄31個商圈買年貨滿100元 可換「高雄觀光護照」享好康
-
2024合法民宿增679家 非法旅宿共罰1.29億元
-
溫暖圍爐過好年 婚宴會館連8年在澎湖辦愛心餐會
-
13縣市低溫特報 今晚至明天新竹以北有持續10度以下機率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