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金A!未來「藍眼淚」天天看得見
馬祖藍眼淚美景。(資料照,王建華提供)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到馬祖看「藍眼淚」,不用再擔心會撲空,未來一年四季看見「藍眼淚」,將不再是夢!
每年4月起,在馬祖地區掀起一股「藍眼淚」的觀光熱潮,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透過單離培養的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同時經過一年的研究,海洋大學已經有能力能夠大量人工繁殖。未來馬祖南竿、北竿兩地都將設置教育展示館,一年365天都可以欣賞到「藍眼淚」,遊客不用擔心運氣不好看不到。
南竿昔日馬祖水試所舊址今年將改建為藍眼淚復育基地,預計暑假期間能整建完畢,觀光客將有機會看得見,至於設於北竿的海大馬祖校區 藍眼淚繁殖館,則要等到明年。
海大校長張清風表示,在連江縣長劉增應、立委陳雪生及連江縣議長張永江的支持下,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在教育部5年500億頂尖大學計畫經費支援下推動「馬祖海域海洋生態整體調查計畫」,除了證實「夜光蟲」就是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同時已經掌握大量人工繁殖的關鍵技術,未來可發展成人工藍眼淚做為觀光或文創產業用途,同時透過長期觀測也可以做「藍眼淚預報」,促進當地觀光發展。
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蔣國平表示,在馬祖沿岸、坑道的海面上發出夢幻的藍光,讓觀光客為之瘋狂的「藍眼淚」現象,過去一直以來被認為可能是介形蟲或夜光蟲所造成,經過研究團隊2016年4月在馬祖介壽澳口利用單離培養發現螢光生物為夜光蟲,同時在7月份在馬祖福澳港與介壽澳口周遭海域利用浮游生物網進行大規模樣本採集,並萃取所有微生物(>20 µm)RNA,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將不同螢光素氧化酶(luciferase)RNA定序出來,發現85.1%到97.2%的序列為夜光蟲所有,再次證實馬祖藍眼淚現象確實為夜光蟲所造成。
海大研究團隊從2016年4月14日開始在馬祖介壽澳口進行每日採樣,發現「藍眼淚」的出現可能與環境因子有關。通常「淚況」最佳的時期,大概都發生在植物性浮游生物快速成長藻華期間,特別在藻華結束時夜光蟲數量達到最高值,濃度每升海水超過300隻。初步證實夜光蟲大量出現為植物性浮游生物所誘發,為一自然界微生物食物網循環所造成的物種交替現象,非海域污染生物,更不應該視為有害赤潮生物。未來將持續進行更深入的調查研究,找出影響「藍眼淚」出現的關鍵因素,同時可以預測適合觀賞「藍眼淚」的時節。
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蔣國平表示,經由研究發現,夜光蟲的觸手攫取食物往胞器(功能如人類的胃)消化;海大已經掌握大量人工繁殖的關鍵技術,未來可發展成人工藍眼淚做為觀光或文創產業用途。(記者俞肇福攝)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蔣國平表示,當藻類大量成長時,夜光蟲也會隨之成長。(記者俞肇福攝)
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蔣國平表示,經由研究發現,夜光蟲的觸手攫取食物往胞器(功能如人類的胃)消化;海大已經掌握大量人工繁殖的關鍵技術,未來可發展成人工藍眼淚做為觀光或文創產業用途。(記者俞肇福攝)
圖為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研究成功人工繁殖藍眼淚,在鏡頭下面呈現藍色發光情況。(記者俞肇福翻攝)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透過單離培養技術,已能大量人工繁殖,未來將在馬祖南竿、北竿兩地設置教育展示館,讓民眾全年都能欣賞到「藍眼淚」。圖為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蔡昇芳攪動,讓夜光蟲發光,就是俗稱藍眼淚。(記者俞肇福攝)
-
海大揭密粉紅螢光蛋白質 復育珊瑚有望
-
馬祖藍眼淚遭移花接木 馬祖人抗議
-
年終獎金將入袋 永康鬧區最後3字頭一次購足3房
-
泰國也有藍眼淚? 馬祖美照遭移花接木!
-
打造心型石滬藍眼淚 北竿公所挨轟多此一舉
-
蝙蝠俠ETF投資界超級英雄 00757純度最高、績效制霸
-
哪所大學校園裡有藍眼淚?答案是…
-
挹注300萬改善 中市后里區重劃西路年前換新裝
-
抓得住另一半?APP即時定位、自動報備……網友嚇瘋:簡直電子腳鐐
-
退休工程師陳宜宏打造「鰻村」養殖場 日人也來台取經
-
好市多「樂高收納盒」價格超甜 網大歪樓:買回家半夜會嚇到
-
高雄帝冠車站沒錢修復「開不了門」 台鐵:將與鐵道局商量
-
黃仁勳:輝達AI晶片效能演進速度已超過摩爾定律
-
高雄大寮遙控賽車場整修重啟 玩家肯定
-
「老闆叫我來打廣告」 這次換清境農場羊咩咩來找武嶺鏡頭君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