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皮製成紙? 高雄型農鄭蕙玲化腐朽為神奇
2015/05/13 00:09

高雄型農鄭蕙玲推鳳梨皮製紙。(記者陳文嬋攝)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台灣鳳梨葉製成「菠蘿紙」是畫家張大千創作最愛,高雄型農鄭蕙玲發揮創意,以鳳梨皮製成手工紙,嘗試加入桑葉等,讓顏色變得多樣化,更形塑各式形狀,已申請技術專利,發揚在地農業文化。
高雄型農鄭蕙玲今年42歲,大專就讀視覺傳播設計系,原本從事廣告設計工作,10多年前嫁到鳳梨的故鄉大樹區農家,由於夫家種植2甲鳳梨田,從此愛上這個陽光果子。
不過鄭蕙玲發現每次鳳梨收成,鳳梨葉是製作宣紙的好材料,但鳳梨皮只能做成堆肥,讓她感到很可惜,加上討厭塑膠袋,響應環保節能減碳,嘗試把鳳梨皮煮軟,用機器打成糊狀,萃取出鳳梨纖維,以傳統工法抄製,經過高雄太陽照射,紙張水分蒸發後,就成了天然的紙張。
鄭蕙玲表示,鳳梨紙完全純手工,沒有化學添加物,不但看得到鳳梨纖維,還有金黃色小點分布其中,宛如一個一個小太陽,味道有淡淡果香,令她愛不釋手,她更邀集型農好友張瑛姍,將紙張加入桑椹樹的葉子等,增添更多天然顏色,再透過不同的容器,形塑出各式形狀。
鄭蕙玲指出,目前技術已申請專利,未來搭配農業局一日農夫活動,開發多樣化手工紙,讓民眾暢遊大樹區,除了體驗採鳳梨,也能DIY文創商品,為在地貢獻一份心力,將農業文化發揚光大。
-
春雨少品質佳 埔里白娘蘿蔔樂勝進口貨
-
蓮霧新品台農3號 叫黑糖芭比
-
挺台灣遭封殺一年無戲可拍 台派演員陳慕義挺台立場不變
-
謝天謝母恩 屏縣長潘孟安陪媽賞彩稻
-
防治東方果實蠅 農民掛蜂仔燈
-
澎湖「長輩會呷會哺」 假牙補助關懷列車駛進白沙
-
阿里山樂野供水量4年增近12萬噸 將設2萬噸原水蓄水池
-
紓解「駕駛荒」開放僑外人士有譜 桃市府著手擬定相關計畫
-
南市養鹿產業轉型 發展休閒產業觀光鹿場
-
小粉紅翻牆PO文酸「台灣言論自由」 被邀1挑戰竟龜縮刪文
-
房屋稅新制將上路 屏東3.8萬人有2棟房屋 遷籍期限倒數3天
-
軍方提供土地拓寬龍慈路 桃市府編預算為六軍團蓋體育館
-
陳光復表揚20位馬公高中學測表現出色學生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