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熱到生病 中暑、熱衰竭增加2成

台北盆地暑氣難消。

台北盆地暑氣難消。

2016/07/25 06:00

〔記者謝佳君/台北報導〕熱浪來襲,連日高溫讓人吃不消,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謝瀛華指出,今年入夏以來,門診中暑、熱衰竭等病患增加一至兩成,除了戶外勞動者,老幼及慢性病患更要注意,尤其獨居長者往往中暑不自知,甚至將意識混亂或言語遲鈍與失智症混淆,而延誤就醫。

謝瀛華指出,最近因戶外高溫勞動引起的勞力型中暑病患增加約兩成,典型病患包括老幼及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出現中暑現象的患者則增加約一成。

通常中暑前會先出現「暑熱症候群」症狀,像是頭痛、胸悶、口渴、食慾差、倦怠等,嚴重一點就會演變為中暑、熱衰竭或熱痙攣。典型中暑症狀包括頭暈、噁心嘔吐、臉潮紅、呼吸心跳加快等,可能出現肝、腎等器官衰竭,有致命危險;熱衰竭則會出現脫水、低血鈉,但較無器官衰竭風險。

待在家裡太悶熱 照樣中暑

謝瀛華特別提醒,獨居長者若長時間在外活動曝曬,不知尋找陰涼處避暑,又沒有補充水分,就可能導致中暑;即使待在家中,若家中環境悶熱,可能中暑而不自知。

醫師建議,處於高熱環境應隨時補充水分,或吃火龍果、西瓜、冬瓜、椰子等水分多的食物,亦可在五百西西水中加入半匙鹽巴,避免低血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