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報導陳樹菊 本報獲真善美新聞獎

本報記者黃明堂(左)因長期報導菜販陳樹菊平凡行善的故事,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委員會的新聞潛力獎。(記者張存薇攝)

本報記者黃明堂(左)因長期報導菜販陳樹菊平凡行善的故事,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委員會的新聞潛力獎。(記者張存薇攝)

2010/10/06 06:00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第二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得獎名單揭曉,本報台東縣召集人黃明堂因長期報導陳樹菊,獲得「新聞潛力獎」。陳樹菊五年多前起,曾多次拒絕黃明堂採訪,但昨天獲悉他得到新聞獎時,為他感到高興。

黃明堂因報導陳樹菊賣菜行善的故事,今年九月一日才獲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頒發「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今再以「從菜攤點亮台灣、照耀世界的明燈︱︱陳樹菊」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委員會評選奪得新聞潛力獎。黃明堂謙稱:「只是盡記者本分,能夠兩度得獎,是託陳樹菊的善行之福。」

五年來報導善行 引發熱烈回響

黃明堂從九十四年五月十二日開始報導陳樹菊,在自由時報大力支持光明面新聞的編輯政策下,屢次以頭版版面報導小販陳樹菊的人性光輝,讓陳樹菊美名傳遍台灣。

今年國際媒體亞洲富比世雜誌將她列入善心英雄榜,接著美國時代將她列為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陳樹菊的善行被世界看見,成了台灣之光。

陳樹菊從拒絕受訪 到為記者高興

黃明堂表示︰「在長達五年的採訪過程中,陳樹菊從不認為自己捐款有值得報導之處,她認為社會上很多人都在行善,不該把焦點集中在她身上,總是拒絕受訪、拍照。報導與否,我陷入兩難!」

他說︰「但我認為這個社會,應該要有明燈,指引大家走向真善美的一面,所以仍然繼續挖掘陳樹菊的故事。」

黃明堂說︰「比得獎更高興的是,以前陳樹菊看到我總是冷臉相對,現在她已經會對我露出微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