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沒有電子白板的年代…挖鼻孔登上小學掛圖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上學去:台灣近代特展」,帶民眾一窺台灣教育發展歷史。(記者劉婉君攝)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上學去:台灣近代特展」,帶民眾一窺台灣教育發展歷史。(記者劉婉君攝)

2018/11/01 16:43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4、50年前的校園和現在的學生生活有什麼不一樣,又有什麼共同處?在那個沒有電子白板的年代,掛圖是小學老師教學的輔助教材,甚至還有「不用手指挖耳朵和鼻孔」,這些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上學去:台灣近代特展」中,都可以看得到,也讓許多參觀民眾感到有趣。

「上學去:台灣近代特展」把校園場景搬進博物館,不同時代的制服,搭配「禮義廉恥」等校訓,喚起許多年長民眾的年少記憶,展覽並從學生的角度,讓早期的簿冊、課本、掛圖、標本與模型等教育物件,可以和參觀民眾趣味互動,引導民眾一窺近代教育發展史。

其中,日治時期及戰後的小學教學掛圖,吸引不少民眾的目光,內容包括安全教育、寫字和算術等,其中,1973年國小3年級的安全教育掛圖,還教導學生不要用手指挖鼻孔,而不玩危險遊戲的插圖則是學生拿著樹枝互相打鬧。

台史博表示,此次展出的物件,除了有開館以來民眾捐贈的文物之外,也結合台南市中西區協進國小、屏東縣高樹鄉泰山國小、國立台南二中等多所學校的典藏,與向秋惠文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與國立台灣博物館借展的文物,今天開幕並由長榮女中進行別開生面的制服走秀與畢業紀念冊展演,希望民眾可以從展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校園記憶,也看見跨世代的校園生活共通性。

展場出口處還有以互動的方式,讓參觀民眾想想自己喜不喜歡上學,現在想上學還是想上班?還可寫下理由。展覽自即日起至明年的4月14日。

相關影音

1973年的小學教學掛圖,教導學生不要用手指挖耳朵和鼻孔。(記者劉婉君翻攝)

1973年的小學教學掛圖,教導學生不要用手指挖耳朵和鼻孔。(記者劉婉君翻攝)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上學去:台灣近代特展」,帶民眾一窺台灣教育發展歷史。(記者劉婉君攝)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上學去:台灣近代特展」,帶民眾一窺台灣教育發展歷史。(記者劉婉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