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也曾被禁 奇幻租書店「搬」進台史博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展出台灣租書店的發展史。(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許多民眾都看過的金庸武俠小說,但能想像曾經是禁書?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我的奇幻租書店:台灣租書店變遷」,帶民眾一起走入租書店的奇幻旅程,看看各時代租書店流行或被禁的書籍,了解自己參與的是哪一段租書店歷史。
這項主題展透過手繪插畫將租書店「搬」進台史博,展出包括書籍、老照片等,重現早期租書攤、租書店的樣貌,還有互動的租書店翻閱體驗區。
展覽承辦人陳明祥表示,台灣租書店始祖為日本時代的貸本屋,最早以流動租書攤的形式,定點租售小說與講談本,戰後則出租歌仔冊、連環圖畫、武俠小說及報刊雜誌的漫畫與小說連載。
戒嚴時期歷史題材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常被貼上統戰附匪、情色敗德等標籤而遭查禁、銷毀,金庸即是因為香港作家的身分,作品被禁,不涉及意識形態的山寨版日本、外國翻譯漫畫,也於此時開始在租書店盛行。
1980年代,租書店轉為店面化、專攻外借市場,租書店家與中盤商、出版社間,也透過顧客喜好回饋,形成獨特的產銷關係,接下來的20年間,租書店走入全盛時期。21世紀網路時代來臨,開始轉型加入影音、餐飲、網咖等複合式服務空間,娛樂與文創產業發展走入新的一頁。
「我的奇幻租書店:台灣租書店變遷」自即日起展出至明年4月14日。

「我的奇幻租書店:台灣租書店變遷」,展出早期租書店流行的漫畫及書籍。(台史博提供)

「我的奇幻租書店:台灣租書店變遷」,展出早期租書店流行的漫畫及書籍。(台史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