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原始碼開放 擴及科學、宗教領域

2006/08/21 06:00

編譯俞智敏/特譯

自芬蘭電腦工程師托瓦茲於一九九○年代初期創立了由眾多志願程式設計者共同寫作的「開放原始碼」電腦作業系統Linux並大獲成功以來,集眾人之力解決問題的「開放原始碼」運動,即被電腦玩家視為解決問題的王道,而此一運動的架構目前也被應用到包括文學、科學研究甚至宗教等領域。

據洛杉磯時報指出,麻州心理學家克里格曼於一九九四年創立的新宗教Yoism,正是利用開放原始碼運動的架構來解決古今所有宗教都必須面臨的挑戰:如何包容所有人、對改變持開放態度,並對集體智慧有所回應。

Yoism排斥由具權威地位的教士向教徒傳授來自神明的智慧,其聖經竟然是由無數信徒透過網路共同寫作完成,就像志願電腦程式設計師透過各自貢獻原始碼,聯手創作出開放原始碼的電腦軟體一樣。Yoism奠基於相信群眾的集合智慧,並認為眾人的智慧可取代天啟,民謠歌手巴布狄倫、科學家愛因斯坦、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依德則是Yoism教徒眼中的聖人。

儘管Yoism在開放原始碼運動中只能算是激進的邊緣陣營,卻也凸顯出開放原始碼已逐漸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新組織原則,這種架構已被應用於醫學研究、工程及私家偵探調查等各種領域,完全挑戰傳統的組織理論。

例如著名網路百科全書網站維基百科(Wikipedia)就是由無數個wiki,亦即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撰寫與修改的文章所構成,目前維基百科已成為網路上最熱門的搜尋工具,也是全球第十五大網站。

開放原始碼的運作方式尤其適合可被分解為許多小單位、並得力於許多反覆修改的大型計畫,不僅如IBM已開始採用開放原始碼的作業原則,連令全球聞之色變的「開打」恐怖組織其實也是採用類似方式運作,讓散居各地、自行挑選並自行負責的分支透過網路,發展出恐怖攻擊的專長及戰術。正因為開打沒有核心結構,就像一隻無頭怪獸,因此更難被殲滅。

事實上,人類數千年來都是透過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許多偉大成就,例如許多文明中的傳說就是許多世代集體創作的結果。科學知識的研究過程也有眾人合作的性質,股市更是所有投資人的開放系統。

但由同世代、同領域同儕聯手創作出的純粹開放原始碼作品,仍以Linux為濫觴,維基百科則成功地把開放原始碼的原則推廣到一般使用者手中,不過也因為維基百科刻意強調人人平等、無高層負責管控,而引發百科全書條目內文水準參差不齊,或遭人惡意造假等弊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