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無性戀 不愛男也不愛女

2013/04/30 06:00

〔國際新聞中心/法新社巴黎28日電〕朱利安沒有女朋友,因為他從不渴求有個她;他也不愛男人,對他們一樣「性」趣缺缺。27歲的朱利安說,他反而覺得,以「無性戀者」(asexual,又稱「第四性」)身分「出櫃」,才會感到快樂。

法推廣「無性戀節」

生長在以戀愛與誘惑著稱的法國,朱利安的案例可能很奇特,但根據研究,所謂「無性戀」其實占全球總人口的1%。換言之,單是在法國,就有數以十萬計是無性戀者,最近法國就有個新近成立的組織,積極推廣「無性戀節」(Asexuality Day)。

來自法國中部的朱利安自稱從事電腦工作,但不願透露姓氏。他受訪時說,「我有天晚上看電視,才發現自己是無性戀者」,在那之前,「我不覺得自己正常,所以極力壓抑」。他說,他曾與一個女朋友發生關係,但只是為了滿足她,而非自己。

朱利安發現自己是無性戀後,上網路論壇找專家諮詢,在那裡認識一名也是無性戀的女孩,現在與她維持無性但快樂的關係。

多數人仍對無性戀存有誤解,特別是性話題遍佈報章、電影與電視的國家,現今相關研究也少之又少。法國無性戀能見度協會(AVA)副會長保羅解釋無性與禁慾的不同:「社會認為性是必要的東西…我們擔心缺乏性慾會被認為是不正常、是缺乏自由、是因為心理因素或教育嚴格。無性也是性慾的一種…認同無性的存在與效力,遠比審判或批評重要。」

性學先驅金賽(Alfred Kinsey)在1940年代晚期碰觸無性戀議題,當時他發明一種量表,絕對的異性戀者是0,絕對的同性戀者是7,但無性戀被歸類到另一「X」類;金賽也發現,女性無性戀比率比男性高很多。

金賽之後,無性戀研究沉寂一時,直到2004年加拿大學者博加特(Anthony Bogaert)發表相關研究才重新掀起討論。2010年起,國際間每年舉辦無性戀意識週,但法國發起所謂的「無性戀節」,倒是前所未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