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聯合國警告 極端氣候將更常見

2011/11/02 06:00

IPCC最新報告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泰國逾半世紀最嚴重水患、美東十月暴雪,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將於本月公布報告最終定稿,全球暖化將使得這類極端氣候更常出現,未來這些極端氣候導致的災難將多數倍,有些地區所受影響會嚴重到不適合居住,但草稿並未指明是哪些地區。

暖化恐導致不適居地區增加

二○一○年西伯利亞異常高溫引發嚴重森林大火、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大水患,今年美國密西西比河世紀洪災、中國乾旱問題,這一連串天災符合科學界對全球暖化衝擊的預期:氣溫上升、大氣含水量增加、海洋表面溫度提高,這些都導致極端氣候,但是要釐清氣候自然波動與溫室效應氣體增加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不容易。為此,這份「管理極端事件與災難風險以提升氣候變遷調適特別報告」(SREX)花三年時間,分析近年數百份科學研究,報告草稿將在IPCC本月稍晚於非洲國家烏干達首都坎帕拉開會時,由數百名科學家審議。

報告指出,有六十六%的可能性,人類活動造成的溫室效應氣體增加已使極端氣候惡化,熱浪、水患、氣旋變得更猛、更頻繁。美東十月暴雪是科學家警告將發生的典型情況,但並非向來都與全球暖化有關;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資深科學家梅爾說,「這些極端現象確實是引人注意的氣候變遷面向」,「人們應理解到,這些極端氣候是我們將見到的氣候變遷諸多衝擊。」

二○五○年 最高溫提高3℃

報告指出,未來氣候趨勢:「幾乎確定」(九十九%到一○○%肯定)二十一世紀全球各地破紀錄高溫出現頻率和強度都會增加;「非常可能」(九十%到一○○%肯定)大多數陸地區域熱天氣持續時間、頻率和強度皆會增加;與二十世紀晚期相較,最高溫度「可能」(六十六%到一○○%肯定)會提高,二○五○年前提高達攝氏三度、二一○○年前五度。

全球大雨、降雪增加,尤其是熱帶和高緯度地區;地中海、中歐、北美、巴西東北部和南非洲乾旱更嚴重;海面溫度上升提高氣旋的破壞力,同時冰河、永凍土融化、更強降雨則會引發更多山崩、土石流。

IPCC第二工作小組共同主席、卡內基研究所的菲爾德說,這份報告有助形塑政治決策,「將為氣候極端現象與相關災難的風險管理,做出明智決策、提供堅實基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