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美國印太戰略轉型 紐時:從主導者變成「隊友」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在印太地區進行戰略轉型,不再扮演傳統的主導者,而是成為隊友,與盟邦和夥伴共同分擔責任。圖為美國和菲律賓上月舉行聯合軍演。(美聯社檔案照)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在印太地區進行戰略轉型,不再扮演傳統的主導者,而是成為隊友,與盟邦和夥伴共同分擔責任。圖為美國和菲律賓上月舉行聯合軍演。(美聯社檔案照)

2024/06/14 06:24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從烏克蘭、加薩走廊,到義大利召開的7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全球地緣情勢詭譎多變,美國在印太地區也進行戰略轉型,不再扮演傳統的主導者,而是轉型為隊友,與盟邦和夥伴共同分擔責任。

紐約時報13日報導,多個印太國家在美國協助下提升安全防禦,例如美國協助澳洲打造核潛艦、讓南韓參與核武規劃、與印度共同生產戰鬥機引擎,以及與太平洋島國分擔巡弋任務、與日本合作增加防禦性攻擊能力等。

除了盟友轉型為隊友,美國官員私下也與夥伴測試新型安全通訊系統、簽署共同生產彈藥協議,並耗費鉅資與各國舉行各種訓練。前美國陸戰隊司令柏格(David H. Berger)在2019年啟動一項全面計畫,藉由重新分配美國在亞洲的軍事部署,轉向規模較小但機動性更高的部隊,可以進入許多國家的基地,以對抗中國的地緣優勢。

紐時指出,這些合作計畫凸顯印太國家如何看待中國,各國對中國威脅台灣、宣稱擁有南海絕大部分主權、在邊界爭議地區與印度對峙等行徑感到畏懼。

因應美國的角色轉型,印太地區出現自信與焦慮共存的趨勢,許多國家現在將自己視為新興多極秩序的參與者。各國近年國防預算大增,要求美國提供更多防衛科技,例如菲律賓已視美國為軍備提供者,而非純粹的保護者。轉變最大的堪稱日本,東京從降低與首爾的緊張關係,到大幅增加軍事預算,與澳洲等國簽署部隊互訪協定等,一改過去的和平主義,轉型為區域穩定維護者。

據報導,有評論家與前美國國安官員認為,美國國力不如以往,卻對印太國家輸出大量軍備,釋放出矛盾的訊息。但已有更多美國官員體認到,除了傳統盟友,美國也需要投入更多資源,說服各國無論誰當選下任美國總統,美國仍將維持自信,並建立可長可遠的戰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