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澳洲史前「巨鵝」真身終現!驚人頭骨化石解開滅絕之謎

Genyornis newtoni是澳洲曾經存在過的巨型雷鳥(mihirungs)家族的一員。(取自維基百科公領域/CC BY-SA)

Genyornis newtoni是澳洲曾經存在過的巨型雷鳥(mihirungs)家族的一員。(取自維基百科公領域/CC BY-SA)

2024/06/05 07:32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澳洲科學家近日在《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期刊發表一項重要研究成果,他們首次完整呈現了澳洲已滅絕的「巨鵝」(學名:Genyornis newtoni)的頭骨化石,揭開了這種生活在更新世時期(Pleistocene,約 260 萬年前至1萬1700 年前)的史前巨鳥的生活習性及滅絕原因。

《有趣科學》(IFLScience)網站3日報導,Genyornis newtoni(意為「牛頓巨鳥」)是澳洲曾經存在過的巨型雷鳥(mihirungs)家族的一員,牠們是地球上最大的鳥類之一。雷鳥家族在第一批人類抵達澳洲大陸時便已滅絕,Genyornis newtoni是最後的倖存者,但最終也因人類的狩獵、偷取鳥蛋或廣泛使用火,而走向滅亡。

Genyornis newtoni的體重約為230公斤,是其已滅絕近親中最輕的一種,但仍然是人類史上見過最大的鳥類之一。儘管牠們一直是研究的熱門話題,但自128年前首次被科學描述以來,我們對牠們的外貌和生活習性一直知之甚少。新的化石標本顯示,Genyornis newtoni雖然可以舒適地行走,但仍然保留了高度水生生物的生活方式。更具體地說,牠們的頭骨具有某些特徵,得以在水下覓食時不會攝入過多的水。

研究人員推測,Genyornis newtoni可能在「臨時性的濕地之間走很長的距離」,並會沿途食用任何遇到的水果,但主要依靠雨後濕地提供的食物。他們認為,Genyornis newtoni是生態系統的「工程師」,牠們會在蘆葦叢中穿梭,並將植物連根拔起。

儘管Genyornis newtoni擁有「巨大」的腦殼,但研究人員發現,牠們的腦容量並不大。研究第一作者麥克納尼(Phoebe McInerney)表示,牠們的腦殼主要由空心的骨頭填滿,因為大腦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營養,填滿空心的骨骼能更節省能量。

此外,Genyornis newtoni擁有類似鸚鵡的高聳且靈活的上顎,但形狀像鵝。牠們的嘴巴張開很大,咬合力強,並能用上顎壓碎柔軟的植物和水果。研究人員認為,Genyornis newtoni的巨大喙可能用於食用大型水果,甚至可能負責散播一些現存鳥類無法散播的種子。

澳洲「巨鵝」的發現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不僅為了解雷鳥家族最後倖存者的生活習性和滅絕原因提供了重要線索,也為古生物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

一些珍貴的化石被用於首次精確重建這種史前巨鳥的形體。(取自X平台)

一些珍貴的化石被用於首次精確重建這種史前巨鳥的形體。(取自X平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