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基因解碼尼安德塔混血兒 見證人類雜交史

克羅埃西亞北部城鎮克拉皮納(Krapina)的尼安德塔人博物館,展示了一個洞穴中尼安德塔人家庭的假想生活照。(圖擷取自Krapina Neanderthal Museum官網)

克羅埃西亞北部城鎮克拉皮納(Krapina)的尼安德塔人博物館,展示了一個洞穴中尼安德塔人家庭的假想生活照。(圖擷取自Krapina Neanderthal Museum官網)

2024/05/08 14:53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1998年,考古學家在葡萄牙中部拉佩多山谷(Lapedo Valley)發現了1具距今約2萬4500年的4歲兒童遺骸,這個驚人的發現顛覆了我們對人類演化史的認知。這名被稱為「拉佩多孩童」(Lapedo Child)的存在,證實了現代人類與已滅絕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曾經大規模雜交,改寫了人類演化史的篇章。

據科學媒體《IFLScience》7日報導,在「拉佩多孩童」被發現之前,人類學家普遍認為現代人類(智人,homo sapiens)起源於東非,隨後遷徙到歐亞大陸,並完全取代了包括尼安德塔人在內的原始人類。這個理論認為,我們和這些古老的親戚是完全不同的物種,無法產生後代,而人類的擴張最終導致了原始人類的滅絕。

然而,「拉佩多孩童」的發現卻打破了這個論點。這名孩童的骨骼化石展現出現代人類和尼安德塔人的混合特徵:他擁有現代人的下顎骨和內耳結構,卻又長著尼安德塔人典型的粗壯身體和四肢。

這個驚人的發現最初在人類學界引發了激烈的爭論。由於「拉佩多孩童」生活的年代已是尼安德塔人消失後數千年,因此研究人員推測,他應該是「大規模混合種族的後裔」,這意味著現代人類和尼安德塔人之間的雜交並非偶發事件,而是在族群層級廣泛發生,並產生了具有混合特徵的後代。

2010年,科學家們成功解碼了尼安德塔人的基因組,證實了現代人類與尼安德塔人之間確實存在過雜交。研究發現,所有非非洲裔現代人的基因中,都存在1%到4%的尼安德塔人DNA,這證明了我們的祖先與這個已滅絕的物種曾經發生過基因交流。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人的體型漸漸恢復到正常狀態,不再擁有尼安德塔人那樣的粗壯體格,但拉佩多孩童的發現讓我們意識到,人類演化史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而我們自身的基因中,也留下了尼安德塔人的印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