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共和黨議員盼縮「援烏」增「援台」 美聯社︰台灣小心翼翼不參與辯論

共和黨籍眾議員柯林斯認為,防衛台灣涉及對抗中國,而中國對美威脅更甚俄羅斯,所以美國應優先軍援台灣,而非烏克蘭。(路透檔案照)

共和黨籍眾議員柯林斯認為,防衛台灣涉及對抗中國,而中國對美威脅更甚俄羅斯,所以美國應優先軍援台灣,而非烏克蘭。(路透檔案照)

2023/10/09 15:44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國國會9月底通過的政府臨時預算中未納入援助烏克蘭的新資金,引起外界議論。《美聯社》9日報導,部分共和黨議員希望削減對烏援助,並增加對台灣的援助,但台灣認為自身命運與烏克蘭環環相扣,一直小心翼翼不參與美國援烏議題的辯論。

報導指出,喬治亞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柯林斯(Mike Collins)認為中國對美國的威脅更甚俄羅斯,所以這次投票反對納入援烏新資金,反而主張採取更多措施武裝台灣。對柯林斯及懷有相同看法的共和黨人而言,台灣和烏克蘭實際上是爭奪美國有限軍事資源的競爭對手,但這不一定代表台灣及其許多支持者的想法,他們多認為台灣的命運與烏克蘭密切相關。

他們表示,中國正密切關注美國是否具有在一場曠日廢時、代價高昂的戰爭中支持盟友的政治毅力。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5月在一場論壇上即直言,「烏克蘭的生存就是台灣的生存,烏克蘭的成功就是台灣的成功」。因此,台灣一直小心翼翼不參與美國對於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資金的辯論。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此次也謹慎做出回應,在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台灣感謝美國兩黨的大力支持,我們將繼續與美國合作,維護台海的和平與穩定」。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S. Glaser)表示,國會拒絕納入援烏資金,是為台灣敲響「警鐘」,「儘管大多數尋求結束美國對烏克蘭支持的共和黨人仍然非常支持台灣,並願意採取更多措施來協助保衛台灣,但這些擔憂仍然存在」。

柯林斯在今年7月訪問台灣,是他在議員任內首次海外訪問。在美國190億美元售台武器被延遲交付的情況下,他在返美後疾呼儘快向台灣運送武器,「這些延誤主要是因為美國國防工業庫存壓力,以及拜登政府心煩意亂,將武器優先交付烏克蘭,而非台灣。我們必須認真看待向我們的盟友台灣提供支持,因為這最終涉及對抗中國,我們的利益一致」。

然而,鷹派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負責政軍項目的主管鮑曼(Bradley Bowman)不同意柯林斯的邏輯,指軍援並非零和遊戲,「台灣支持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他們明白嚇阻訊息會有用」。他也提到,在實際層面上,對烏克蘭的援助正在幫助美國擴大武器生產,這既有利於台灣,也能增強美國的軍事準備。

今年4月以眾議院外委主席身份率團訪台的德州共和黨籍眾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表示,國會對台灣的支持並未減少。他最近在台灣代表處主辦的國慶慶祝活動上也說,「在有關援助烏克蘭的談話中,我沒有聽到任何人攻擊台灣」。

葛來儀則警告,即使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正在減弱,中國領袖也不太可能低估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但中國很可能會利用美國未能為烏克蘭提供資金的情況,進行假訊息宣傳行動,讓台灣民眾對美國的承諾產生懷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