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台失散300多年 保生大帝找到「三弟」
保生大帝「大哥」、「三弟」(開基大道公祖)闊別三百多年後,昨天重逢。(記者洪臣宏攝)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3座保生大帝金身364年前渡台後,因戰亂失聯分散各地,經信徒鍥而不捨打探,祀奉金身的廟宇去年開始聯繫,其中「大哥」、「三弟」這兩座金身,在闊別3百多年後昨天慶重逢,信徒爭相見證。
高縣大寮鄉保龍宮昨舉辦「祝燈清醮暨同袍會香大典」,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尊有385年歷史的保生大帝金身「同袍重逢會」。
保龍宮副主委莊錫煌表示,明朝禧宗天啟年間,中國福建省青礁地區中醫師吳勤,委託雕刻師打造3座保生大帝金身,後人於1646年帶來台灣供奉,安座基隆地區。
鄭成功與荷蘭人作戰時,吳家後人本想帶回福建青礁躲避戰禍,與3座金身一起來到安平港,卻因鄭成功封水路無法成行,吳家後來家道中衰,3座金身分別被信眾請回,沒想到這一分離就是3百多年。
其中由保龍宮供奉的「三弟」金身,原本是清朝年間由經營木業的劉德祥迎回,但劉某最後因木業沒落潦倒,一氣之下將金身埋在高雄左營,直到1986年高雄美術館周遭開發,「三弟」金身才得以重見天日,2006年輾轉由保龍宮供奉。
可惜「二弟」在台北
台南縣「開仙真宮」恭奉3座金身中的「大哥」,經廟方不斷搜尋,去年才知道「三弟」金身原來流落保龍宮,「二弟」則被台北市「保生大帝宮廟」供奉,不過昨天「二弟」因行程匆促無緣參與重逢會。
目前台灣年代最久的保生大帝金身,在台南縣學甲鎮的「慈濟宮」,年代超過9百年,其次為吳勤所打造的這3座保生大帝金身,莊錫煌說,將會尋找機會讓3位同袍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