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施行一週年 日學者來台說明裁判員制度
司法院邀日籍學者來台說明裁判員制度。(記者吳政峰攝)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國民法官制度施行已屆滿一年,司法院與法官學院26、27日共同舉辦「2024臺日國民參與審判國際研討會」,邀請日本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等7位學者,說明日本裁判員制度運作狀況及學術發展情形,做為我國國民法官制度重要參考指引。
司法院長許宗力表示,國民法官制度施行已屆滿一年,來自全國各地、帶來多元經驗及想法的國民走入法庭,與職業法官一起審理重大刑事案件,共同做出決定,讓判決視角更加全面,足以反映國民對於公平正義的期待。我國國民法官法借鏡了許多日本刑事訴訟與裁判員制度經驗,因此瞭解日本裁判員制度規範與實務操作情形,將有助於精進國民法官制度運作。
副院長蔡烱燉表示,推行國民法官制度初衷,即在透過國民與法官的雙向溝通,促進國民與司法審判間相互理解,在刑事訴訟模式面臨全面性轉換之際,各方必然會有完全不同且針鋒相對意見,但為促進制度完善,熱烈意見交換與討論不可或缺,司法院將持續聽取各界建言。
司法院刑事廳廳長李釱任說明,本次研討會分別以日本裁判員制度施行狀況、審理程序運用、證據調查、責任能力審理及判斷、量刑與辯護、上訴審程序運作等主題發表演說。
日本學者井上正仁指出,對於我國國民法官制度寄予滿滿期許;酒卷匡教授及李釱任共同說明,台日國民參與審判制度施行現況與所遇課題;川出敏裕教授、北嶋良蔵教授、成瀬剛副教授、稗田雅洋教授及岩本憲武教授,則以各主題面向分享日本裁判員制度的實際運作經驗,期能帶給國民法官制度及刑事司法正面效應,做為未來遭遇相似問題時的解方及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