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拜登印太戰略兩面手法 學者郭育仁:美中共同管控風險 絕非共管台灣

台灣安保協會與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舉辦「從南海到台海-美日菲高峰會後的印太新局勢」座談會,由政大公行系特聘教授杜文苓(左二)主持,台獨聯盟主席陳南天(左起)致詞,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台灣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與談。(記者方賓照攝)

台灣安保協會與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舉辦「從南海到台海-美日菲高峰會後的印太新局勢」座談會,由政大公行系特聘教授杜文苓(左二)主持,台獨聯盟主席陳南天(左起)致詞,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台灣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與談。(記者方賓照攝)

2024/04/20 20:14

〔記者楊堯茹/台北報導〕美日峰會10日舉行,緊接著12日展開美日菲元首峰會。在兩場峰會前,拜登2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度通話。這天正好是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抵台後兩天。學者認為,「這絕非巧合」,這意味著美中關係主軸進入風險控管,實際上雙邊關係仍持續惡化。

拜登自2021年上任至今,曾八度與習近平直接互動,除了G20峰會及APEC峰會時的會面,拜習這幾次互動的時機點都安排巧妙。拜習首次通話在2021年2月,當天美國國務院主管東亞暨太平洋地區事務的代理助卿金星(Sung Kim)與時任駐美大使的蕭美琴會面;而拜登同年6月出訪歐洲三國,被認為是強化美歐同盟,爾後於同年11月再與習近平進行了視訊通話。

第四次直接互動是在2022年3月,兩人視訊通話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on)先放話中國對俄羅斯軍援。接著,時任美國眾院議長的裴洛西(Nancy Pelosi)於2022年8月訪台前,拜登也在前一個月與習近平熱線;日前通話則是在羅森柏格抵台後兩天、美日菲元首去峰會前夕。

對於拜登兩面手法,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研究所教授郭育仁受訪表示,這並非美中緊張緩解徵兆,國際局勢去年下半年開始不利於中國,成為美中共同進行危機管控的契機,而台海是其中很重要的項目;拜登獲知賴清德贏得大選時重申不支持台獨,而北京至今也未有很大的動作,顯示美國針對兩岸進行雙重避險,才選在羅森柏格訪台時與習近平對話,「絕對不是巧合」。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今天出席「從南海到台海-美日菲高峰會後的印太新局勢」座談會時則指出,從去年APEC峰會前的拜習會到今年馬習二會,都可觀察到「中國對台政策態度轉軟」,中國國安部部長陳一新的「五反」說,甚至將針對台灣的「反分裂」放在第三順位;依照中國如此基調,外界稱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上任,兩岸就會開始打仗,這種說法目前看起來可能性並不高。

至於中國態度採取低姿態的關鍵,賴怡忠續指,從美日峰會、美日菲同盟,再加上美日澳安全協議(AUKUS),以美國為軸心的扇形架構,逐漸改變為網狀架構的多邊聯盟;但他提醒,說亞洲版北約成形「還早」,美國在印太區域的雙邊聯盟內部結構都很不一樣;不過在外交安全角度,多邊聯盟的形成的確是對中國有更多的箝制力,但對中國有高度經濟依賴的東南亞仍是令人擔憂。

郭育仁則強調,美中共同控管區域風險,並不代表美中共管印太,美中關係實際上持續惡化,美國對中企的實體黑名單以及禁輸項目不斷增加,再加上美國與民主盟國強化關係,美日韓在東海聯合軍演、美日菲在南海聯合軍演,都對中國具有針對性;賴怡忠也說,拜登在11月大選前將把重心放在內政,中國在美國國內高度爭議,「美中共管台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說,從去年APEC峰會前的拜習會到今年馬習二會,都可觀察到「中國對台政策態度轉軟」。(記者方賓照攝)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說,從去年APEC峰會前的拜習會到今年馬習二會,都可觀察到「中國對台政策態度轉軟」。(記者方賓照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