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09A6自走砲軍購案 美方因「產線排擠」延3年交付

我國為強化砲兵戰力,因此在美國首肯下,預計自2023年至2025年籌獲40輛M109A6自走砲,不過,國防部今日證實,由於產線排擠,美方告知我國最快於2026年後方可交運,我方將持續與美方溝通協調。(取自美國陸軍臉書)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我國為強化砲兵戰力,因此在美國首肯下,預計自2023年至2025年籌獲40輛M109A6自走砲,不過,國防部今日證實,由於產線排擠,美方告知我國最快於2026年後方可交運,我方將持續與美方溝通協調。這也是近年來,美國對我軍售案延遲的罕見案例。
根據國防部公開預算書揭露,我國陸軍考量現役155公厘自走砲使用迄今已逾40年,構型老舊、欠缺數位指管及自動化射控功能,期藉籌獲「M109A6」新型155公厘自走砲,提升砲兵部隊快速應變及遠距精準打擊能力,以強化國土防衛基本戰力。軍方規劃,明年將獲得8輛,2024年、2025年則將各獲得16輛,全案總預算為173億8523萬1千元,自2020年至2026年。
而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於去年8月4日,針對M109A6自走砲對台軍售案進行「知會國會」程序,並依法於1個月後生效,這也是拜登政府上任後首筆對台軍售案,總金額約7.5億美元。
不過,事隔不到一年,這筆對陸軍意義重大的軍售案卻將延後執行,國防部今日證實,此案因產線排擠,美方告知最快於2026年後方可交運。我方也將持續與美方溝通協調。而考量台澎防衛作戰精準打擊火力需求,已協同美方,研採精進替代方案,以符作戰實需。
由於此案預算原訂自2020年執行至2026年,若遞延至2026年起才能交付,預算期程與各年度執行額度都勢必需要調整,但軍方尚未確定先行撤案再行提報,或者於下年度調整預算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