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重申數位身分證無法追蹤 內政部:每次感應都採隨機亂數

內政部戶政司長張琬宜(右)澄清,新版數位身分證不會發送訊號,也無法追蹤。(記者黃欣柏攝)

內政部戶政司長張琬宜(右)澄清,新版數位身分證不會發送訊號,也無法追蹤。(記者黃欣柏攝)

2019/09/12 11:02

〔記者黃欣柏/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許毓仁等人今召開記者會,質疑數位身分識別證(簡稱New eID)有追蹤機制,恐侵害人民隱私。對此內政部澄清,New eID不會主動發送訊號,也不會洩漏位置,更不會蒐集民眾使用軌跡,晶片一旦寫入個人化資料就會啟動亂數序號機制,根本無法追蹤,民眾大可放心。

內政部戶政司長張琬宜指出,承製卡片的中央印製廠,在招標公告中對晶片安全管理的規格是依據ISO 14443及ICAO之國際安全標準規範訂定,每個晶片都會有其專屬識別碼(Unique ID,簡稱UID),中央印製廠會在內政部核可下以UID資訊記錄卡片的生產履歷,避免晶片外流、盜用或被不當使用,未來亦可用來辨識晶片卡是否是偽變造卡,是重要的管控機制。

但張琬宜強調,晶片寫入個人化資料後,採用ICAO對隱私保護之建議,會啟動隨機亂數序號機制,每次感應都會重新產生隨機亂數,根本無法追蹤晶片的使用軌跡,這與現行晶片護照相同。

張說明,New eID是一張晶片卡,只具有身分識別功能,是自然人憑證的升級版,使用時跟自然人憑證一樣不會連回憑證中心,也不會留下任何紀錄,而且晶片內已存有個人基本資料,也不必連回內政部取用個資,加上晶片設有分區加密保護機制,服務機關必需先得到民眾同意與內政部許可才能讀取。

張琬宜也強調,民眾使用New eID的紀錄,會留存於提供服務的機關,但各機關依法不得做「目的外之利用」,任何目的外之利用都受到嚴格限制,公、私部門要使用民眾個資均受個人資料保護法規範,此外內政部也不會去蒐集這些紀錄。

內政部今也重申,中央印製廠的招標公告是針對一般製卡生產流程,系統會追蹤卡片生產作業狀態,為避免外界誤解,將更正相關文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

熱門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