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辭世》兩國論撼動兩岸 「民主之父」聲名遠播
前總統李登輝30日晚間7點24分病逝於北榮,享耆壽98歲,他於1999年曾提出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前總統李登輝30日晚間7點24分病逝於北榮,享耆壽98歲,他於1988年1月13日宣示就任總統,開始12年執政之路,並致力推動台灣民主,1999年7月9日他接受《德國之聲》錄影專訪時,首度提出了台灣和中國「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為當時兩岸關係投下震撼彈,也讓李登輝不只有「民主之父」稱號,更有人稱他是「台灣國父」。
1999年7月9日,《德國之聲》總裁等一行人到總統府專訪李登輝,問到「宣布台灣獨立」與「一國兩制」之間,是否有折衷方案?李登輝答:「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又在1991年的修憲後,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以並沒有再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這段話在當年7月25日的《德國之聲》英語衛星頻道向全世界播放,德國《周日世界報》則刊登文字內容。
「兩國論」一出,引發各國震驚,當時中共對此嚴厲批評,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並決定取消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訪台,在隔年3月台灣總統大選前,也停止海協、海基兩會交流對話。
儘管兩岸關係陷入緊張,但在此之前,李登輝其實已經構思、規劃、布局了3年,在台灣許多民眾深陷恐共疑慮的當下,仍決定提出兩國論,獲得許多台灣人肯定,部分人士更讚揚李登輝不只為「民主之父」,更是「台灣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