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甲歸田顧老父 教官樂教喜憨兒

潘福田向參與志工服務的仁德護專學生們,解說植物授粉原理。(記者鄭鴻達攝)
潘福田回鄉種福田
〔記者鄭鴻達/後龍報導〕原本在建臺中學擔任教官的潘福田,為照顧中風的九旬老父,在事業高峰期急流勇退,開闢農田種植各種南瓜,他發覺種瓜過程有園藝療育效果,因此與新苗發展中心合作,教導中心身心障礙學員種南瓜,讓折翼天使們相當開心。
新苗發展中心十餘名身心障礙朋友,與參與志工服務的仁德護專學生,大夥頂著仲春豔陽,聆聽潘福田幽默風趣的解說,學習南瓜授粉原理,在中心一千五百坪的農場內,先體驗栽種南瓜苗,細心澆水後,再仔細地用水彩筆刷沾花粉,逐一替南瓜完成「終身大事」。
透過種植作物,潘福田為新苗中心折翼天使們職訓,他說,「雖然大家都懂與其給人魚吃,不如給他們釣竿、漁網,但總得有地方讓他們學釣魚。」因此,他安排每週三到新苗中心,指導折翼天使們種植觀賞及食用南瓜,期盼他們能「歡喜耕耘、開心收穫。」
新苗孩子園藝療育
潘福田說,現年九十七歲的父親三年前中風,他毅然辭職,回造橋老家開闢農田,種植各式瓜類,其中也包含造橋盛產的南瓜,讓老父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在種植南瓜過程中,他體會到這是一種生命教育,並對人有園藝療育的效果,因此就近與新苗中心合作。
新苗中心主任林金枝說,潘福田為照顧父親,因緣際會來教導孩子們種植南瓜、向日葵等作物,起初有些孩子相當躁動、不安,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園藝療育後,情緒明顯穩定許多,也體會到生命教育的意涵,新苗的農場也有養雞養鴨,但只取用牠們的蛋,避免殺生。

在潘福田細心指導下,新苗發展中心的身心障礙孩子種植南瓜苗。(記者鄭鴻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