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老師父領軍砌坎 鹿寮坑梯田成形

芎林鄉華龍村邀村內七、八名年過八十的「老師父」,利用現場整地挖起的卵石,疊砌駁坎、造梯田。(記者黃美珠攝)

芎林鄉華龍村邀村內七、八名年過八十的「老師父」,利用現場整地挖起的卵石,疊砌駁坎、造梯田。(記者黃美珠攝)

2013/04/06 08:00

〔記者黃美珠/芎林報導〕珍惜湯家無償提供的土地,芎林鄉華龍村在水保局支持下,仿當年湯湧聯就地取材建橋,邀村內七、八名年過八十的「老師父」,利用現場整地挖起的卵石,疊砌駁坎、造梯田重現當年鹿寮坑田園風光。

華龍村長田興業說,他們計畫利用「湯屋」無償提供的用地闢建「鹿寮坑溪畔園區」,區內除設置農夫市集、魅力菜圃、果園、魚池、親水公園,以及可以喝咖啡的休憩平台外,也將配合「鹿寮坑」舊地名,規劃一個梅花鹿園。

芎林地形屬丘陵,早年農民開山闢田都是就地取材,使用現場的卵石,以人字型、梅花型或是亂石型,堆砌出友善環境的駁坎。這次華龍村即運用此一概念,獲水保局認同,核准在這裡進行農村再生。

田興業邀請村內七、八名七十六到八十七歲不等、身體強健的老人家「上工」,借重他們少年所學前述疊石砌坎法,由這群長輩們領軍,跟著整地的怪手,利用整地挖起的卵石,砌出一階階質樸的梯田。

另一方面,村民也幫忙重新整理早被荒煙蔓草淹沒的湧聯橋,希望隨著「鹿寮坑溪畔園區」的闢建,讓走過一甲子的橋樑再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