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山路不友善》騎樓推嬰兒車 要用抬的

嘉義市騎樓屢見築牆「行不通」,民眾大嘆不方便,希望市府能打通更多騎樓。(記者余雪蘭攝)

嘉義市騎樓屢見築牆「行不通」,民眾大嘆不方便,希望市府能打通更多騎樓。(記者余雪蘭攝)

2013/01/10 06:00

民眾上臉書抱怨 市長:店家配合改善更能帶來商機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嘉義市發展觀光並推動高齡友善城市,但民眾上市長臉書抱怨中山路騎樓不友善,連嬰兒車都要用抬的。

市府人員前天也在市長黃敏惠粉絲團張貼中山路的騎樓照片,並po文呼籲店家保持騎樓暢通,給大家舒適的行走空間,民眾則在臉書回應指嘉義市騎樓與人行道超不友善,陳姓網友說:「騎樓在嘉義,似乎更像是私人領域,店家總是化為貨物擺放區,民宅則變身為私人車庫。」網友Alfred Xie 表示「如果連陸客都抱怨,是不是表示我們市民水準還不如陸客,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漠不關心?」網友Neil King Chang則說「以前沒陸客的時候,不會去做整合,現在中山路成了陸客上阿里山之前,必逛行程。陸客多所抱怨…這是事實。」

市長黃敏惠表示,市府每週在重點路段執行「美麗諸羅、魅力嘉義」政策,對於佔用騎樓的民眾先予以勸導改善,屢勸不聽者,會依法開罰;中山路經長期勸導後,機車退出騎樓,增加民眾前來消費的意願,也帶來了無限的商機。黃敏惠強調,騎樓打通一直是市府努力的方向,對於行人的安全及店家的生意都有正面的影響,期望市民與店家共同配合。

市府秘書長陳基本表示,嘉義市騎樓設置標準,原先規定商業區面臨七公尺以上的道路及其他使用分區面臨十五公尺以上道路要設置騎樓或無遮簷人行道;但民國八十八年市府採納市議員的建議,修法規定商業區臨七米寬以上道路的建築才設騎樓。

這項標準於八十八年二月二十日公告實施後,非商業區以前已設置的騎樓,依法仍須維持通行,如此一來,衍生出十五米以上道路非商業區路段,老建築有騎樓,新建築沒騎樓,一區兩制的現象,原本設有騎樓的民眾有人覺得不公平,於是把自家騎樓也封起來使用,形成違建。

修法規定 中山路新樓一律要有騎樓

市府近年來大力整頓經常封街辦活動、陸客必逛的中山路,包括辦理機車退出騎樓、騎樓整平,去年六月更修訂騎樓設置標準,讓中山路成為全市惟一非商業區路段也得設騎樓的道路。

市府有關人員表示,全市各道路騎樓不通、違建的問題確實嚴重,中山路從火車站到吳鳳路之間的商業區路段是全市惟一暢通無阻的騎樓,但中山路非商業區路段也有違建,先前查報有九件,其中有一案二件因妨害逃生已立即拆除,希望透過修法,防止這條示範道路的違建問題惡化。

工務處使用管理科長趙烽說,中山路騎樓設置新標準是一百零一年六月十六日公告實施,在此以後興建的建築,依法都要有騎樓,但八十八年二月二十日到新法實施前所建的建築沒有騎樓,而新法不溯既往,中山路在非商業區路段的騎樓仍難以一路通到底,但可望防止騎樓違建問題惡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