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6-23 ℃

周邊僅小吃 難形成商圈

中正大學前的神農路兩旁形成餐飲商圈,俗稱大吃市,但除了餐飲業,幾無其他商業活動。(記者林宜樟攝)

中正大學前的神農路兩旁形成餐飲商圈,俗稱大吃市,但除了餐飲業,幾無其他商業活動。(記者林宜樟攝)

2010/10/18 06:00

〔記者林宜樟/專題報導〕許多大學周邊會形成商圈,如師大夜市、逢甲夜市等,並帶動地方發展,不過,中正大學建校21年,周邊發展卻是近3、4年才開始,校外的餐飲商圈僅有飲食,卻找不到衣飾、日用品等商店,且因無整體規劃,難以發展。

中正大學門口對面的神農路兩側是校外餐飲區,因校內餐飲部稱「小吃市」,校外則被稱為「大吃市」。但「大吃市」真的只有吃,且無整體規劃,招牌凌亂,也未有管委會整合,商家各自為政。

經營「花漾廚房」4年的黃沛芸說,由於商圈只有學生,僅有餐飲業較能發展,聽說有人想開大型日用品賣場,但卻無疾而終,更難看到其他大學商圈常見的服飾店等。

黃沛芸說,原本「大吃市」一帶,連人行步道都很老舊,2、3年前縣府進行整修,最近又蓋了小公園和停車場,學生宿舍群興建之後,吸引不少外地人來此承租店面做生意,商圈稍有發展。

學生陳建宏說,中正大學周邊吃東西沒問題,但沒商圈可逛,想購物都要到民雄市區或嘉義市。學生黃巧雲則說,畢竟是來唸書,雖然「大吃市」沒好逛的商圈,但這樣反而能好好唸書。

三興村長莊柏桐說,中正大學建校對本地人幾乎沒幫助,建商的宿舍用地多向政府標得,「大吃市」商圈為外來人經營,更因無整體規劃,導致周邊景色荒涼凌亂,難以吸引遊客和外來人口。

莊柏桐認為,縣府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應對中正大學周邊進行整體性的規劃,如公共建設等,另外,中正大學特定區土地規定也應鬆綁,否則在地人都受限於法令,難整修重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