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古亭牛」藏機關 甩尾哞哞叫

陳士鉅打造的古亭牛,用機械原理暗藏三種機關,增添互動趣味。
(記者張議晨攝)

陳士鉅打造的古亭牛,用機械原理暗藏三種機關,增添互動趣味。 (記者張議晨攝)

2019/05/31 05:30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宜蘭縣壯圍鄉古亭國小被水稻田包圍,農業時代耕牛眾多,通稱「牛埔仔」;校方為重現早期農村景致,去年邀請藝術家陳士鉅駐校,以木頭角料打造木製「古亭牛」,透過機械原理,還可發出哞哞牛叫聲;校方說,今年預計再造一座當地傳統穀倉「古亭畚」,從創作過程讓學童認識學校周邊歷史文化。

宜蘭縣政府從二○一二年辦理藝術家駐校,課程包含表演藝術及視覺藝術兩類,去年補助三所國中、十四所小學,讓藝術走入校園。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的陳士鉅,有廿年木工經驗,去年受古亭國小邀請,擔任該校駐校藝術家,課程涵蓋創作、教學,帶學童從實作課程學習木工技藝。

被水稻田包圍的古亭國小,早年農業社會因牧草繁盛,成為耕牛放養主要地點,被稱作「牛埔仔」。陳士鉅說,隨著機械進步,水牛耕作已被機器取代,為重現牧童放牛景象,他利用多餘木材角料,結合機械原理打造「古亭牛」。

陳士鉅指出,古亭牛有三項機關,學童動手轉動機關,牛的腹部會發出叫聲,尾巴也會甩動,就像水田看到的真牛模樣,牛背上的白鷺鷥也會抬頭振翅;作品完成後,校方將古亭牛放置在校園川堂作為校園意象,「古亭牛」的機關具互動趣味,吸引學童動手同樂。

學校表示,今年陳士鉅還要帶領學童,創作傳統穀倉「古亭畚」以及早期的木製童玩,讓學生不僅學習課本知識,還可激發創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