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筆記》情何以堪

(情境照/路透)
有人在中國央視上高談如何對付台灣。
他獻策要對付的目標,是自己生長的地方,是自己的國家。他是渡海峽以後變質的嗎?像橘踰淮而為枳一樣。
他到了唐山再怎麼窮凶惡極,如何裝腔作勢,普通話說得如何道地,口徑如何與共產黨一樣,都粉飾不了他是台灣人的本質。
這種本,是不可或忘的,就像吃果子拜樹頭;台灣人供養他做民代逞口舌之能,形諸於國內的竟是鬥出政爭,訴諸國外的,就如在中國罵台灣領導人,獻挾制台灣經濟之策。
是台灣這塊土地給他立足,是台灣社會讓他有發揮空間,是台灣的民主選票送給他耀武揚威的舞台。
縱使沉寂,隕落,也是民主常態,人生之無常,「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起落沉浮不就是政治之常?
水載舟,亦覆舟。是載抑覆,端看自己苦民所苦嗎?
朝野黨爭又有中國共產黨叫陣,人民一肚子苦水,問檯面人物,誰解苦滋味?
卻是有人摔落台下,以為台灣人對不起他,情何以堪哪!(資深記者黃明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