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星期專訪》數位新「視」界/星級評鑑 收視權還觀眾

2011/08/29 06:00

記者藍祖蔚、黃以敬、劉力仁/專訪

台灣電視明年即將邁入「數位元年」,類比式電視頻道明年六月關閉、正式走入歷史,無線電視全面數位化,但是科技數位化之後,電視品質就會提升嗎?台灣閱聽民眾還要忍受多久一再重播,同質性偏高的電視頻道呢?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副主委陳正倉及委員張時中、翁曉玲首次接受媒體專訪,描繪出台灣電視數位化工程的輪廓與目標,面對無線電視台的怠惰,有線電視頻道壟斷排他性格,提出嚴厲的批判,也透露即將朝「分頻道換照」的實務去監督表現不佳的業者,建構一個良性競爭的退場機制。

千元裝機上盒 明年可看無線15台

問:明年號稱電視數位元年,但是民眾對此問號多過驚嘆號,還須自費千元裝機上盒收訊,用什麼美麗願景來說服民眾接受數位人生?

答:簡單來講,目前打開電視能看五個無線電視節目,將來只花一千元,裝個機上盒,就可看到至少十五台節目,而且畫面更精美更清晰,不用再花錢租有線電視,而且選擇更多;未來有線電視頻道甚至可增加到四、五百個頻道。NCC相當樂觀,民眾只要接觸到高畫質數位電視,絕對樂於收看。

目前的無線數位化重點,主要在服務偏鄉民眾,NCC已針對低收入戶發放機上盒,今年預計發放八萬多個,明年再發三萬五千多個;預計明年六月,全國七千多個村落社區都可收看到數位無線電視。

NCC目前也在協調電視系統業者,希望可免費提供或低價租借收訊盒給民眾,其實一個千元機上盒分攤下來每個月不到幾十元,只要民眾養成收視數位電視習慣,市場才會越做越大。

數位電視不僅是提供更好的收視畫質、更多頻道選擇,未來甚至可與手機、網路等電信「數位匯流」,提供互動式網路服務,非得推動不可。

問:就算無線電視從五台變十五台、畫面更精美,但目前試播內容大多重複或重播,爛節目斥充,難道束手無策?

答:許多電視業者對於內容製播,確實是怠惰的;法律規定本國節目不得少於七十五%,但大多還是重播舊節目,以致於民眾到現在還在看老掉牙的「花系列」和「包青天」等。自製兒少節目的比例更是少到平均每天只播一.五個小時,還大量播映韓劇。

NCC目前只能透過換照與評鑑的監理手段,要求業者強化內容。但基於言論自由 、藝術自由,NCC對內容原則上採「低度管理」,先要求業者自律,而後希望公民團體參與監督的他律,最後一道防線才是NCC事後審查。

NCC首先要保護的是兒童少年身心健康及權益,二者須防止節目廣告化、置入性行銷問題。還有,諸如新聞要真實正確、保護本國內容產業。另外也須防止媒體集團化、帝國化。還有就是希望防止黨政軍干涉媒體,做為政府的獨立機構,就是需防止官方有不當的手伸入媒體。

擬採分頻道換照 表現差收回頻譜

問:目前問題在電視台坐擁國家頻道資源,卻吝於創新開發,其實NCC還是有頻譜處分權,是否考慮頻道重新分配,開放公平競爭?

答:NCC有權分配頻譜,但過去幾乎沒有對無線台撤過照,表現差的,目前頂多透過換照評鑑加以處分。上次對年代綜合台處分去執照效力,民間就出現舖天蓋地的反彈力量,NCC要面對很大壓力。

有線電視是非排他性的頻譜分配,開放已是比較容易,無線電視則是有排他性的頻譜分配,要解除證照,老實說,以現在的民粹環境而言實在很困難。只能透過評鑑、換照的行政方式,督促改善。

無線台數位化後,一台可以變成三台,NCC內部已有初步共識,未來換照時,考慮採取「分頻道換照」,不再以電視台為對象,而是針對頻道進行評鑑,表現不佳的頻道,警告後又沒改善,就可以收回頻譜,就像大學評鑑不會要大學關門,但可要求其中某一學院停止招生。目前電信法中有收回頻寬的部分規範,因此可考慮比照修法,分批把使用效率不好的頻道收回。

數位內容部分,則必須行政院及新聞局等更多部會,以及產業界等一起動起來。其實NCC一直在向行政院反映,不要數位化硬體都做好了,卻讓民眾抱怨沒內容。

NCC最近也會邀請五大無線電視台總經理開會,要求他們加速數位內容的提升,明年數位電視上路,軟體總不能不求長進。

跨區費率審議權 盼修法回歸中央

問:數位化還包括有線電視,目前有線電視的數位化只能用牛步化形容,NCC有什麼管理方法嗎?

答:有線電視的數位化腳步確實很緩慢,九十七年三.九%,迄今才八%,而行政院宣示有線電視二○一五年至少七十五%訂戶數位化,如果政府沒有更積極的政策性作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目前是希望有線電視法修法,要求有線電視業者下次換照前,或是要新進電視市場的業者,都須完成數位化。但最快也要五至六年後才需換照,屆時有線電視才可能全面數位化。

還有就是費率審議、換照、評鑑等行政手段。但費率審議權在地方政府,NCC目前只能受委託審議六區,因此希望修法將跨區費率審議權回歸中央。例如,凱擘賣給大富媒體,NCC也要求二○一五年前其經營區內系統戶需五十%數位化。

問:硬體數位化太慢,所以NCC想開放有線電視經營區?有信心打破壟斷?

答:NCC確實計畫將重新公告開放有線電視經營區,並且開放可跨區經營,不再保護,預計十月、最遲十二月前就會進行公告,讓有意經營有線電視的業者,都可加入市場。而且會採「隨時申請、隨時審議」,讓業者可隨進隨出。

五百萬收視戶的有線電視,劃分為五十一區,目前只剩六十一家系統業者在經營,每家平均收視戶六萬到八萬戶,經濟規模太小,業者只願低成本經營,永遠做不好。未來不但開放經營區並開放跨區經營,擴大改以縣市為經營區,全國分三十二區,以新北市為例,就有三百多萬戶,進入的業者須有一定的投資規模,但為避免言論集中現像,總戶數又不能超過三分之一,這樣業者有一定的經濟規模,有能力數位化且提升內容。這是要從根本產業面去改變有線電視生態。

這改革類似「圍城」理論:外面的人想衝進去、裡面的人排斥外來勢力,目前當然是既存業者的排斥力量較大,透過各種管道,例如公聽會、向立委陳情等,這些都可以預期;但是對兩千三百萬民眾有利的,NCC會堅持做下去,是這一屆委員任期內最大的使命與任務,有線電視不能成為少數人壟斷的獨家生意 ,對收視消費者不公平。

開放有線經營區 業者可隨進隨出

問:有線電視其實是相當封閉的集團,NCC除了開放經營區打破壟斷,還有什麼作法嗎?

答:目前有線電視系統,其中三十九區是只有一家業者「獨家經營」,八十九年迄今沒有其他業者加入,目前法令太過保護這些業者,整個電視產業太封閉、欠缺競爭刺激,業者不必數位化或任何進步,幾乎「躺著就可以賺錢」。

有線電視目前市佔率確實很高,AC Nielson調查高達八十五%左右,業者配合度低卻又獨占性高,以至觀眾在市場上也沒有選擇空間,都是整個台灣數位化緩慢的原因。

因此,這次有線電視法修法,就是希望拿掉這些保護法令,畢竟有線電視不是稀有排他資源,一家戶可牽很多條線,因此應開放競爭,讓更多有心經營的新業者可以進入,而新進加入者,就須以數位化為主。

此外, 就算是系統業者間,也有大小壟斷問題,目前雖說是六十多家系統業者,但主要就是五家系統商(mso), 各有各的代理頻道,兩家互換,就有四、五十個頻道幾乎都是固定不能動的。目前每個mso可以代理二十五個頻道,此次修法希望未來最多只能代理十個頻道,就可以減少壟斷勢力。

推分組計次付費 將可套餐式選台

問:消費者最關心數位化後的收視權益,NCC能否更清楚告訴民眾,數位化後,台灣人的電視節目品質可以如何改變?

答:只要系統壟斷被打破,絕對有助數位化的加速推動。而數位化也可以提供消費者更多好品質收視的選擇。最重要的是數位化之後,收視選擇權交回給觀眾, 而不是由系統業者來決定民眾只能看什麼。

民眾的選擇之一是可選擇A系統商或是B系統商,系統商就得提供更好的服務吸引民眾。選擇之二則是NCC將積極推動「分組付費」甚至「計次付費」, 除了提供三十至四十個基本頻道外,其他則可以選擇套餐式的收視,不必像現在一下子給你一百多個頻道,每個月還得交五、六百元給系統商,民眾不但自主選擇的機會多了,也可以更精簡有效地規劃運用多少錢來看電視。

由公民評鑑節目 建立上下架機制

更重要的是NCC可以類似米其林餐廳或旅館評鑑方法,去作「頻道評鑑」及「節目評鑑」,例如把節目依水準分成一顆星到五顆星,經過公民評鑑的優質節目可以排上基本頻道,星級太低的就不准列入基本頻道。藉此也建立節目上架、下架的機制,數位頻道與節目內容,消費者可以有更多彈性選擇。

從大的電視競爭環境來看,NCC希望讓無線電視、有線電視、MOD這三個電視網能做良性競爭,數位化就是從硬體改變電視生態的做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