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配合促轉 中正樓改名智信樓

中原大學的中正樓改名智信樓,引發外界討論。(記者李容萍攝)
〔記者楊綿傑、李容萍/綜合報導〕教育部今年一月召集學校舉辦座談會,要求各校辦理清除威權象徵的法定任務,中原大學近日公告將校內「中正樓」更名為「智信樓」,引發外界討論。教育部昨說明,高中以上學校尚有八十一校、一○五項威權象徵,座談會是為瞭解學校現況及依法辦理的困境,提供協助。
高中以上81校仍有威權象徵
中原大學近日公告,稱奉權責單位指示,校內「中正樓」即起更名為「智信樓」,校方昨說,一切程序皆依法而行。
中原大學校方人員表示,原中正樓更名為智信樓,以智慧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持續在教育領域堅守崗位、砥礪前行,這是智信樓命名初衷。校內法規如有「中正樓」用字,月底前逕行文字修正後進行法規網更新。
教育部學特司科長陳宗志表示,威權象徵清除或改名是「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任務,中原大學為配合國家轉型正義政策,並兼顧學校「以基督愛世之忱建校」宗旨,將中正樓更名為智信樓,對此肯定。
中原大學人員透露,內政部二○二二年起已進行三次進度追蹤調查,當時曾回覆內政部,中正樓是舉辦大型集會、藝文活動的場域,未規劃更名時程。但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於去年十一月八日召開加速威權象徵處置進度工作會議,決議應處置威權象徵。今年一月教育部座談會也提及相關事務進度。
陳宗志說明,目前列管教育部部屬機構及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仍有八十一校、一○五項威權象徵,主要包含蔣介石塑像、遺像、蔣經國塑像、遺像,及命名空間等態樣。
陳宗志指出,教育部召開座談會,是為瞭解學校處理現況及困境,部分學校曾提出「無相關經費可支應」、「不知應移置何處」、「涉及文化資產保護」等問題。
清除威權象徵可獲補助
在經費方面,內政部有「推動威權象徵處置補助作業要點」可供申請;移置空間部分,可先放置於校園不對外開放空間;涉及文資保護方面,如確認為保護標的,可向內政部專案提報保留計畫。
至於外傳改名可獲教育部補助三十萬元,陳宗志強調,移除相關威權象徵後,學校若須重建復原,或製作相關教材及教案等,學校可申請最高三十萬、個人最高十萬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