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研院研究 失業傷薪傷心期達10年/平均收入減少逾6成 精神醫療費用也增逾5成

失業不僅對於收入會有長期影響,也衝擊心理健康,醫師認為,台灣目前就業市場熱絡,民眾失業千萬不要失志。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資料照)

失業不僅對於收入會有長期影響,也衝擊心理健康,醫師認為,台灣目前就業市場熱絡,民眾失業千萬不要失志。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資料照)

2024/05/27 05:30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失業衝擊收入,更影響心理健康!中研院學者研究,上班族非自願失業,隔年平均收入減六成以上,十年內多難以回復失業前薪資水準,心理健康求診次數平均增逾一成,精神醫療費用增逾五成。

中研院經濟所副研究員楊子霆與政大經濟系副教授黃柏鈞、美國密蘇里大學博士生蔡咏諭等人,從衛福部衛生福利資料科學中心二○○二年到二○一七年資料,追蹤同一人在十六年間收入和健保使用狀況,這項研究包含約兩萬九千五百位遭大量裁員民眾、九千七百名因工廠關閉失業民眾,還有約卅三萬二千七百名穩定就業民眾,發現遭遇大規模裁員或工廠關閉民眾,隔年平均收入銳減約六十七%,收入減少逾六成平均達十年。

對低收、男性明顯衝擊

楊子霆表示,學界過去多認為失業者短期內收入就會改善,但他研究發現,影響時間達十年甚至更久,至於為何選擇大規模裁員或工廠關閉失業者為研究對象,主要因這類失業樣態不問個人年齡或能力。

楊子霆提醒,民眾失業後壓力大增導致心理健康惡化,求助心理健康門診的次數較未失業者平均約增十五%,精神相關疾病醫療費用平均增五十七到六十二%,這種對心理健康的衝擊,在低收入受薪階級(薪資於平均中位數以下者)、男性、年老者更明顯。

學者建議延長失業給付期

國內對非自願失業民眾提供失業給付約六成薪,視年齡給付六至九個月,楊子霆建議政府延長失業給付期間,也建議失業民眾利用職業訓練找尋第二春。這項研究發表在《Economics Letters》(經濟學快訊)。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家銘表示,大多失業者屬三明治世代,養家壓力大,更易焦慮或緊張,若後續再就業不順利,容易產生自我否定或責怪他人等情緒,提醒長期心情低潮失業者,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協助。

張家銘建議,失業者不妨調整心態接受其他行業的挑戰,如許多非典型就業像快遞、餐飲外送等,都可有一定收入,可當謀職參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