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日日Shoot》逾165萬人服抗憂鬱藥 30歲以下、65歲以上族群攀升

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2022年有超過165萬人使用抗憂鬱藥物,較5年前增逾32萬人。示意圖。
(嘉義基督教醫院提供)

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2022年有超過165萬人使用抗憂鬱藥物,較5年前增逾32萬人。示意圖。 (嘉義基督教醫院提供)

2024/02/05 05:30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即將過年了,但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國人老少皆「心」苦,二○二二年抗憂鬱藥物使用超過一六五萬人,較五年前增逾卅二萬人。其中,卅歲以下二○二○年起超越卅一至四十歲族群,二○二二年有廿一.五萬名年輕人用藥,醫師分析使用網路社交媒體是一大因素。

網路社交媒體引發焦慮

二○一八年抗憂鬱藥物使用約一三三萬人,到了二○二二年超過一六五萬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從四十.二萬人攀升到五十一.九萬人,卅歲以下也從十四.三萬人攀升到廿一.五萬人。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彭啟倫指出,近年年輕族群憂鬱與輕生消息時有所聞,尤其大學或職場新鮮人尋求自我認同跟獨立過程,會因環境、角色轉變產生壓力。

彭啟倫分析,年輕族群憂鬱發生率上升並非台灣獨有現象,美國、世界衛生組織等大規模流行病學報告都發現相同趨勢,尤其COVID-19疫情期間研究多認為,四十歲以下發生憂鬱跟焦慮風險高於四十歲以上,網路社交媒體使用是一大因素。

彭啟倫說,年輕族群花較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對於錯過某些重要或有趣的事情就會感到擔心或焦慮,衍生錯失恐懼症,在臉書或IG貼文會很在意有沒有人按讚或是誰有沒有關注自己,或是可能在網路世界遭到排擠、霸凌等。

衛福部支持方案轉介6415人

衛福部去年八月起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截至今年一月卅日,服務量達四萬八五一三人次。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提到,整體高風險轉介六四一五人,從更前端及時預防。

專家建議家長多傾聽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很多人會勸憂鬱症患者不要想太多,但這就像遇到胃痛時,叫胃不要再痛一樣是無效的,青少年憂鬱常被誤以為叛逆,建議家長多傾聽與同理,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彭啟倫也提到,台灣在健保體系下藥物可近性高,用藥數據多少可反映患者人數,但抗憂鬱藥物除了憂鬱、焦慮外,也會用在強迫症、暴食症、思覺失調症、失智症等,且憂鬱症有心理療法、經顱磁刺激等非藥物治療等多元選擇,要完整解讀憂鬱數據,需要有更全面的資料。

近年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統計

近年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統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