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聞評論》汙衊預採購 不是無知就是壞

高端公司點頭同意公開與疾管署簽訂的新冠疫苗採購契約,不料政治口水並未休戰,反而噴出更貽笑專業圈的內容。
(中央社資料照)

高端公司點頭同意公開與疾管署簽訂的新冠疫苗採購契約,不料政治口水並未休戰,反而噴出更貽笑專業圈的內容。 (中央社資料照)

2024/01/18 05:30

記者林惠琴/特稿

高端公司點頭同意公開與疾管署簽訂的新冠疫苗採購契約,不料政治口水並未休戰,反而噴出更貽笑專業圈的內容,質疑各國都採用的預採購模式。諸如此類缺乏國際觀的言行舉止,不是無知就是壞。

抹黑口水噴不停

我國政府與國產疫苗業者包含高端、聯亞於二○二一年五月簽署採購合約時,莫德納、BNT也未取得EUA、未完成三期臨床試驗,但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資料,當時美國政府承諾投注九十億美元用於疫苗開發與生產,其中莫德納獲得近十億美元疫苗研發、十五億美元一億劑疫苗訂單;輝瑞與BNT獲得十九.五億美元、一億劑疫苗訂單;Novavax獲得十六億美元研究開發及一億劑疫苗訂單。英國政府也投入十二億美元用於AZ三期臨床試驗與製造相關成本,並採購三億劑疫苗。

新冠疫情時期,各國衝刺發展疫苗,但在此之前,疫苗研發至少需時十年以上,為了達到快速催生疫苗此一「不可能任務」,只好銀彈大把大把砸,並在疫苗取得EUA前搶先下訂「卡位」,許多富裕國家出現「超買」現象,就是盼替民眾爭取一線「生」機。

回顧我國採購國外新冠疫苗之舉,二○二○年先付部分訂金,二○二○年十月補助高端、聯亞、國光等三家業者逾十三億元,扶植國產疫苗發展,後續與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的高端、聯亞簽約,時間點在通過EUA前,與向外洽購疫苗的方式一樣,也和各國作法也一致。在當時全球瘋搶疫苗時,難道要政府甚麼都不作為,靜待新冠疫苗量產,全球發行再購買嗎?

政客先把政府強調的保密五年,硬拗成封存三十年。合約曝光之後沒戲唱了,改口質疑疾管署的「預採購」模式有詐,還針對簽約時間點,擅自拼接各種日期「繪聲繪影」說故事,把正常採購流程影射成「偷雞摸狗」,只為攫取政黨或個人的政治紅利。

當辛苦的防疫團隊遭到抹黑、規矩做生意的本土疫苗業者被打成落水狗,下次疫情再起,想起這些髒水,恐沒人想再投入抗疫國家隊,倒楣的還是民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