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日日Shoot》極端氣候導致牡蠣空殼率上升 水試所研發提高存活率技術
受氣候等因素影響,國產牡蠣空殼率增加,已委託農業部水試所開發提高牡蠣存活率技術。(資料照,記者楊金城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越南牡蠣每台斤比國產牡蠣便宜約兩成,進口量逐年增加。農業部漁業署表示,受氣候等因素影響,國產牡蠣空殼率增加,已委託農業部水試所開發提高牡蠣存活率技術,成大水工試驗所也在試驗可沉入海中避風浪的新式蚵架。
依漁業署統計,我國去年牡蠣產量為一萬六六九二噸,較前年一萬七九五四噸、大前年一萬九二四三噸逐年減少,漁業署養殖漁業組組長陳文深表示,這三年來牡蠣養殖面積並未減少,但面臨極端氣候,導致水質鹽度等受到影響。
另外也發現蚵螺等寄生蚵架情況嚴重,牡蠣的空殼率上升、存活率下降,才導致產量減少,已委託水試所進行技術研究,希望可盡快找出因應的解方。
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副研究員張引指出,越南牡蠣進口量增加,除確實較便宜外,台灣牡蠣產量減少也有關,而台灣牡蠣產量減少原因很多,氣候、蚵苗、海況都是原因。
成大開發避風浪新式蚵架
張引說,台灣目前蚵苗都是靠野生苗,適合牡蠣生長的棲地受到漂沙影響改變,導致作業區域減少,加上這幾年極端氣候加劇,梅雨季的瞬間雨量媲美颱風,而漂浮在沿海沙洲的蚵架沒有任何遮蔽,自然產量欠佳。該所正在開發新式蚵架,可在風浪較大時潛入海中避浪,目前已經完成實驗室與電腦模擬試驗,預計明年執行海上試驗。
陳文深表示,會持續透過產地辨識技術稽查,而國人對農漁產品通常會優先選擇新鮮產品,台灣牡蠣碳足跡較低,且從產地到餐桌只要一天,即使越南牡蠣較便宜,國產牡蠣仍具有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