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44公頃 台東延平推苦茶油產業
台東縣延平鄉婦女處理苦茶籽以供榨油。(記者黃明堂攝)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延平鄉油茶樹種植面積約四十四公頃,已逐步發展具規模的苦茶油產業。農糧署東區分署的輔導下,全鄉超過五成約廿五公頃通過有機友善驗證,進一步結合布農文化及其它農產品,推出苦盡甘來遊程,讓消費者更深入瞭解國產苦茶產業,同時行銷部落優質農產品。
苦盡甘來 只為一瓢苦茶油
農糧署東區分署為推廣友善環境苦茶油產業,昨天與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共同發表「只為一瓢苦茶油,布拉谷的苦盡甘來」遊程。除了體驗榨苦茶油外,並設計剝苦茶籽殼體驗、石菖蒲防蚊乳液及手鍊製作等活動,另外利用在地生產梅子及鳳梨釀好醋,發展為有吃有玩有文化體驗的行程,發展在地農業,串聯布農族文化資源,帶動多面相的觀光魅力,增加在地青年就業機會。
東區分署說,油茶樹由新植到可供收穫的栽培期間需要六到七年,從開花到果實成熟則需長達一年時間,欲製成一瓢的苦茶油須歷經長期光陰淬鍊,每一滴都是如此彌足珍貴,同時更可確保環境資源永續與國人食用的安全。
設計遊程行銷部落優質農產
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由廿位布農部落青年成立,致力推廣族人自產自銷、健康、無毒的當季農特產,除合作社社員外,並逐步帶動部落其他族人以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方式,栽種油茶樹與青梅、鳳梨、石菖蒲及其他短期蔬菜等,也積極規劃設置農產品初級加工室,以利苦茶果實乾燥及釀製青梅醋與鳳梨醋,增加部落產品的多樣性及價值,提供消費者多元產品的選購。
東區分署說,延平鄉部落族人以惜人惜土之心,在山清水秀的花東縱谷所孕育出最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消費者可以多多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