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發展對抗新興病毒策略 林宜玲獲國科會學術獎/陳信希研究AI自然語言處理、陳震宇專注氫能 同獲殊榮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陳信希研究AI自然語言處理,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記者吳柏軒攝)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陳信希研究AI自然語言處理,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記者吳柏軒攝)

2023/04/28 05:30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宜玲,長期鑽研病毒與宿主間的交互作用,在武漢肺炎期間主持P3實驗室,協助發展相關疫苗與藥物等,以及對抗新興病毒的策略,昨日獲國科會頒發傑出特約研究員獎項肯定。

身兼中研院生醫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新興傳染病專題中心執行長的林宜玲表示,做病毒研究很久,過去專注基礎病毒學,包含日本腦炎、登革熱等。武漢肺炎疫情期間負責中研院P3實驗室,開始從基礎科研轉向臨床服務,責無旁貸幫很多東西測試,如疫苗或抗病毒藥物等,從中也學習很多,並認為台灣要隨時做好準備,建立機制快速反應未來任何新興病毒威脅。她因研究病毒與宿主間交互作用,發展抗病毒策略,國科會頒發傑出特約研究員肯定。

在傑出研究獎方面,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陳信希獲肯定,他主要研究自然語言處理及資料檢索,他說,七十七年前人類就有夢想要用電腦當作記憶的延伸,現在已有很好設備能記錄,但「個人大數據」尚須人工智慧(AI)處理、檢索,才能把遺忘的內容抓出來,而今透過深度學習、大語言模型與ChatGPT風潮,將發展可信賴式AI先進技術,相信該領域將深深影響人類未來生活。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則鼓勵四十二歲以下的年輕菁英,今年度獲獎者有嘉義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系副教授陳震宇,他透露,自己廿年前就專注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究,在全球暖化下,世界氫能目標將拉到能源占比十%,更強調「綠氫」及季節性儲氫是未來方向,還有燃料電池氫能車的發展也是重點。他指出,台灣氫能起步晚,但已有政策將要推動,相關技術亦可運用在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餘氫回收,增加產業淨零碳排競爭力。

國科會昨頒發一一一年度學術研究獎,共有廿一名傑出特約研究員、八十名傑出研究獎及四十四名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獲表揚。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說,得獎者背後最大的推手是家屬,另國科會也將推動各領域跨域合作,如台灣強項的半導體領域一定要擴展到其他科研發展,近期也推動德、法等諸多國際雙邊合作。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新興傳染病專題中心執行長林宜玲獲國科會頒發傑出特約研究員。(記者吳柏軒攝)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新興傳染病專題中心執行長林宜玲獲國科會頒發傑出特約研究員。(記者吳柏軒攝)

嘉義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系副教授陳震宇專注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究,國科會頒發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記者吳柏軒攝)

嘉義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系副教授陳震宇專注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究,國科會頒發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記者吳柏軒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