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蓮紅葉部落「曬布節」 晾布毯傳家寶

林介文在紅葉國小前的百年老樟樹「部落大門」,用織布呈現「vuvu」。(記者花孟璟攝)

林介文在紅葉國小前的百年老樟樹「部落大門」,用織布呈現「vuvu」。(記者花孟璟攝)

2021/10/25 05:30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曬被子囉!花蓮萬榮鄉紅葉部落的街巷、圍牆,昨天曬出五彩斑斕的美麗織布,在這個太魯閣族為主的村莊裡,家家戶戶都藏著女性祖輩手織的布毯,原來在太魯閣族文化中,女孩出嫁前媽媽會為她織布毯作為嫁妝,材質從最早期使用苧麻,到工業時代之後拆不要的毛衣線來織布,呈現部落織藝文化。

織布是每個太魯閣族婦女必學的手藝,太魯閣族的習俗是每個女孩出嫁前,祖母、母親會送她手織的布毯當嫁妝。活動發起人太魯閣族織布藝術家林介文,也是紅葉村的孩子。

她說,布毯的功能是夜晚禦寒,早期是採取苧麻來織布,但材料不容易取得,部落婦女「有什麼材料就拿什麼來織布」,包括基督教會發給村民的毛衣,婦女會把毛衣拆線後重新配色、編織成布毯,族語叫做「tambrihen」,是毛衣交換成毯子的意思;此外,女人去西部紡織廠當女工,很多女工放假回部落,會把工廠淘汰的線帶回來分送給親友,也成為織布的材料。

跟隨著林介文的腳步,參加民眾先是在紅葉國小前「百年老樟樹」的部落大門,欣賞她貼近老樟樹的紋路所編織的「Bubu」(太魯閣族語母親之意)作品,也徒步走進部落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門前、圍牆都曬著部落媽媽們從家裡衣櫃翻出的寶貝,整個部落都是織布的藝術館。族人說,現在雖然布毯已經很少用,但一定會好好珍藏、一代傳一代。

林介文說,多年前父親帶她到阿嬤的衣櫃前,當衣櫃打開的剎那,她看見上百件的織布層層疊疊,都是阿嬤留給她女兒、孫女們的禮物,因為織布手工漸漸沒人學,阿嬤擔心著孫女輩以後的女孩會沒有嫁妝,所以她不斷地織,想到阿嬤的心情她也忍不住要落淚「那一刻也改變她的一生,並決心開始織布創作」,她說,曬布節讓全村的婦女們都一起打開衣櫃,也讓大家看見美麗的部落文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