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機場人臉辨識成趨勢 桃機:旅客同意才使用

人臉辨識系統運用已成趨勢,不過,松山機場及桃園機場將自春節後陸續試辦人臉辨識通關,仍引發侵犯隱私疑慮。
(資料照,新北地政局提供)

人臉辨識系統運用已成趨勢,不過,松山機場及桃園機場將自春節後陸續試辦人臉辨識通關,仍引發侵犯隱私疑慮。 (資料照,新北地政局提供)

2021/02/01 05:30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國際機場陸續推動無接觸式服務,松山機場及桃園機場將自春節後陸續試辦人臉辨識通關,不過,台鐵過去曾規劃在車站推動人臉辨識,因社會大眾認為有侵犯隱私疑慮而喊卡。學者分析,在航空保安、環保、防疫等需求驅使下,人臉辨識系統已是全球趨勢,只是推動時間早晚而已。桃機公司強調,人臉辨識服務在取得旅客同意下才會使用,且資料用完後即刪除,應無個資疑慮。

用完即刪 不會違反個資法

桃機公司表示,目前所知,松山機場的人臉辨識服務屬獨立系統,並無和其他單位系統介接。不過,桃機比松機多做「櫃檯報到」這一段,須與航空公司資料介接,至於要如何銜接,以及如何告知旅客使用個資已經銷毀,本週將與桃園機場航空公司聯席會最後討論,確定作業模式與分工後開始推動,絕不會有違個資法規定。

桃園機場強調,使用人臉辨識系統前一定會經過旅客同意,並非強制使用,設備將依據採購法方式辦理,避免買到不合規範的廠商設備。

民眾憂心錯判衍生麻煩

常搭機的吳姓旅客坦言,機場雖然說會銷毀資料,但沒人可保證或提供銷毀證明,而且不知道機器的辨識力有多高,一旦出錯,後續可能衍生不少麻煩。

朝陽科大飛航系主任盧衍良分析,利用生物科技解決航空保安上的身分查驗需求,可以更短時間內查驗登機旅客身分,也可大幅減少人工辨識的可能疏漏,除了防恐功能外,也能避免航空公司發生漏刷登機證或誤辨旅客的風險。美國生物辨識出境計畫(Biometric Exit Program)就是其中人臉辨識登機的具體實施計畫之一,國內航空業者已有參加該計畫。

盧衍良指出,時值全球疫情蔓延,人臉辨識更可以減少相關人員與旅客間不必要的接觸,以及減少用紙等環保上的精進,依目前系統的準確度來說,發生錯判的機率非常低。在總體航空保安、環保、防疫等需求驅使下,各國遲早會推動使用。不過,使用該系統的大前提必須是個人資料建檔,某些旅客或是嬰兒可能不適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