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商業軟體壟斷 資訊教育危機

2004/12/20 06:00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全球知識因為資訊科技而流通之際,台灣資訊環境卻正面臨壟斷危機!民間資訊教育團體昨天提出警訊,目前有超過九十五%以上的中小學,都是使用特定商業軟體教學,潛藏資訊教育可能遭商業壟斷的危機。

此外,更有近九十%學生可能為了練習學校所學資訊軟體而成為盜版軟體的使用者,衍伸出資訊法治觀念不足的隱憂。

中央研究院昨天舉行「二○○四國際開放源碼研討會」,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以及全國中小學校園自由軟體應用諮詢中心一致指出,目前國內有超過九十五%的中小學,都是使用商業軟體教學,而且幾乎都是集中在特定一兩種國際商業品牌,使得台灣資訊教育嚴重受限於特定格式,教師及學生被迫只能學習特定軟體。

更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回到家庭或社區,為了練習或是運用學校學到的特定軟體工具,家庭必須再花大錢購買軟體,因此擴大城鄉貧、富落差,不然就是學生到處盜拷軟體,估計有九十%以上學生,可能因此成為盜版軟體使用者。

部分負責資訊教育的教師指出,事實上,政府就是微軟等商業軟體最大的「銷售員」,政府不僅在資訊軟硬體採購規範中,要求以附帶特定商業軟體作為基礎訂購條件,而且五年前政府花費六十億建構資訊硬體建設,大量採購特定品牌軟硬體,加上近期微軟等商業大廠,頻頻以「五年訂購超低價」等促銷手法,誘使政府及學校動輒簽下五年「賣身契」形成被壟斷,在在均迫使學生學習特定資訊運用模式,都對資訊教育造成潛在危機。

為避免資訊教育遭特定商業軟體壟斷,教育部將在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相關綱要中,加註要求納入自由軟體訓練,並將加強學生尊重資訊「法治」,但也強調「合作創新、知識共享」的概念。

甫於十一月上任教育部電算中心主任的成功大學教授郭耀煌進一步指出,明年政府預定編列七億元,補助全國中小學進行電腦更新補強,其中將要求學校在採購時,除可考量提供促銷價格服務的商業軟體外,也應該納入自由軟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