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東》誤會百年!養豬槽原來是石梯

史前石梯有格狀凹槽,日治時代被稱為「石槽」,也曾被認為是豬槽。(記者黃明堂攝)

史前石梯有格狀凹槽,日治時代被稱為「石槽」,也曾被認為是豬槽。(記者黃明堂攝)

2019/12/18 05:30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史前人類住樓房?台灣史前館典藏了十二座史前「石梯」,過去曾被稱為「石槽」,甚至認為是史前人類的養豬槽,但經助理研究員葉長庚驗証,定論為石梯。不過,他強調只能說史前住居有高低落差,不能說住樓房。

日治時期就發現 文獻上稱石槽

史前館典藏室有十二座完整或破碎的史前石梯,為一體成型的格狀凹槽,多呈三階式,長度從一米到一米二不等,為兩千多年前的卑南遺址等地出土的文物。

葉長庚說,早在日治時期開始,就有學者發現石梯,但在文獻上稱為「石槽」,不過,「石槽」是根據它的材質及形狀所稱的名詞,並不指涉用途,就像史前有「石輪」,但它並不是石頭做的輪子。

史前館確定 原始用途是階梯

葉長庚說,從凹槽的斜角,及中央與邊邊的粗糙與光滑度不一等跡象來看,石梯均符合人類使用梯子的行為模式,所以,他已發表論文,確定它們的用途是階梯。

他強調,石梯不代表史前人類住樓房或洋房,只要建築結構有高低落差,就可以使用石梯來爬上爬下。為何不用更簡便的木梯?因為材質愈難取得,愈能彰顯主人的社會地位,這些巨石都不是卑南遺址的自然產物,必須到很遠的地方搬運,主人要有足夠的資源,才能請人做這些事。

他說,石梯可能因造型,用途被推論是養豬,也有可能在二度使用時,因為槽狀而被當作現成的豬槽,甚至被用來替代石板棺的上蓋,但原始用途仍是階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