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蓮二代箭瑛大橋 追思會獻上示意圖

一九七七年十月六日黛納颱風引發花蓮溪水暴漲,二位國小老師張箭、鄧玉瑛的犧牲,讓花蓮溪首座水泥大橋「箭瑛大橋」在隔年落成。(記者王峻祺攝)

一九七七年十月六日黛納颱風引發花蓮溪水暴漲,二位國小老師張箭、鄧玉瑛的犧牲,讓花蓮溪首座水泥大橋「箭瑛大橋」在隔年落成。(記者王峻祺攝)

2019/10/06 05:30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一九七七年十月六日黛納颱風引發花蓮溪水暴漲,二位國小老師張箭、鄧玉瑛的犧牲,讓花蓮溪首座水泥大橋「箭瑛大橋」在隔年落成,時隔逾四十年,第二代箭瑛大橋也在今年二月動工,目前工程進度十五%,預計二○二一年完工。鄧玉瑛的胞兄鄧明星昨出席追思會,向妹妹銅像獻上新橋示意圖,感嘆「總算有個交代!」欣慰將能繼續守護更多人。

預計2021年完工 盼守護更多人

第二代「箭瑛大橋」經建總經費四‧二七億元,橋長、寬度均增加,包括塔高廿三公尺的雙塔造型脊背橋,其中「雙塔」造型宛如雙手合十般祈禱,象徵張箭、鄧玉瑛二位老師繼續守護鳳林鎮。

雙塔造型如雙手合十 守護鳳林鎮

鳳林鎮公所昨在箭瑛紀念公園舉辦張箭、鄧玉瑛殉職四十二週年追思會,張箭的遺孀蔡清妹及鄧玉瑛的大哥、前花蓮縣政府建設處長鄧明星等人均出席。鄧明星說,公職任內不斷爭取經費改建,如今新橋動工預計後年就能完工,也對妹妹「總算有個交代」,更是我畢生感到最欣慰的地方。

張箭的遺孀蔡清妹,看到新橋興建昨也「熱淚盈眶」。她說,先生五十多歲離世,當時孩子們都小,受到不少人鼓勵,最小的女兒承接父親衣缽,投入偏鄉教職,另二名兒子也分別從事軍職,為國家社會奉獻。

舊橋保留二座橋墩 做紀念廊道

鳳林鎮長蕭文龍說,新箭瑛大橋從舊橋的四百八十公尺延長到九百六十公尺,路寬也自四‧八公尺加大到九公尺,新橋塔二測將設置四處觀景台,雙塔造型除如合十,也像條魚,象徵鎮民都能年年有餘,舊橋則會保留二座橋墩及橋面作為紀念廊道,並計畫擴大紀念公園。

退休校長戴國健昨也帶來翻拍詹德文校長教學回憶錄中的老照片。他說,早期要到鳳林鎮山興國小上課的教師,因當年花蓮溪沒有水泥橋,只能行走竹木便橋,但一遇洪水便會沖失,導致教師們渡溪過程險象環生、十分危險。

一九七七年十月六日,黛納颱風襲台過後,花蓮溪溪水暴漲,當時任職於山興國小的張箭、鄧玉瑛、陳國義、鍾美月、林寶炫及陳素娥等六名教師,手牽手結伴渡溪,途中因溪水湍急,張箭、鄧玉瑛失足被洪流捲走不幸溺斃殉職。隔年以二位老師名字「箭」、「瑛」命名的「箭瑛大橋」落成,故事還被拍成電影。

已故教師鄧玉瑛的胞兄鄧明星昨出席追思會,向妹妹銅像獻上新橋示意圖,感嘆「總算有個交代!」欣慰將能繼續守護更多人。 (記者王峻祺攝)

已故教師鄧玉瑛的胞兄鄧明星昨出席追思會,向妹妹銅像獻上新橋示意圖,感嘆「總算有個交代!」欣慰將能繼續守護更多人。 (記者王峻祺攝)

第二代箭瑛大橋在今年二月動工,目前工程進度十五%,預計二○二一年完工。
(記者王峻祺攝)

第二代箭瑛大橋在今年二月動工,目前工程進度十五%,預計二○二一年完工。 (記者王峻祺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