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後方七彩祥雲現山頭 美麗莢狀雲帶雲彩超迷人

帶著耀眼多彩的莢狀雲,在山頂上方聚合流散,景色壯闊且迷人。(民眾提供)
〔記者劉人瑋/台東報導〕昨天傍晚在國立史前館物館後方出現了「七彩祥雲」,如圓盤、飛碟狀的莢狀雲出現在積雲頂端,特別的是,這朵莢狀雲還散發著變化多端的光芒,讓路過民眾看了不禁感嘆其美妙且變化多端並以手機拍下。氣象局表示,在雲與太陽相對位置和許多因素下才能見到這樣美景。
民眾所目擊美麗雲彩既是莢狀雲又帶著雲彩,方位則是在中央山脈一帶,而當時太陽也已將落下山後。氣象局粉專載明,當一股穩定且潮濕的氣流吹過山丘,會呈現波浪狀上下擺動的情形,氣流被迫抬升時,蒸氣遇冷而凝結成雲,而氣流下沉時,因為變暖就再次蒸發化為不可見的蒸氣,雲就不見了,如此反覆,因地型而生的「莢狀雲」就會出現。
而台東氣象站則表示,圖片上端彩色的部分是出現在莢狀雲上的雲彩,雲彩則是陽光穿過帶有微細水滴的薄雲時,這些水滴令各種顏色的光波產生不同方向的繞射而形成,需在晴朗的白天、帶有均勻小水滴的薄雲,且雲與太陽的相對位置方能見到。
七彩祥雲原來是「七彩莢雲」,民眾表示,雖然台東本島永遠無法見到太陽從地平線或海平線落下,但山脈生成了莢狀雲,又因落日帶來雲彩綜合生成的七彩莢雲卻是另一番不可多得的美景。

帶著耀眼多彩的莢狀雲,在山頂上方聚合流散,景色壯闊且迷人。(民眾提供)

帶著耀眼多彩的莢狀雲,在山頂上方聚合流散,景色壯闊且迷人。(民眾提供)

帶著耀眼多彩的莢狀雲,在山頂上方聚合流散,景色壯闊且迷人。(民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