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傳統竹杯再現 花蓮力推成為原民工藝品

原住民傳統使用的竹杯,既實用又有原民特色。(記者游太郎攝)

原住民傳統使用的竹杯,既實用又有原民特色。(記者游太郎攝)

2024/05/27 15:43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花蓮原住民傳統以竹杯作為儀式及宴客時飲酒使用,但製作技術已漸失傳,花蓮市公所決定開辦「原住民傳統竹杯製作研習課程」,希望學員從製作過程中,領會祖先從大自然就地取材、自給自足的生活智慧與精神,並讓竹杯成為花蓮特有的原民工藝品。

花蓮市公所邀請曾任慈濟科技大學原資中心藤編老師馬耀・武道,帶領學員製作原住民傳統竹杯,課程自5月18日起,連續兩週六、日開課,共計24小時從介紹台灣各種竹類特性,取竹及殺青竹化步驟、竹杯打磨實作教學、竹杯藤編裝飾教學,昨天完成課程並舉行成果展示。

馬耀・武道指出,台灣竹林遍布,原住民族早年常以竹材製作生活器皿,除了竹屋、各種農漁牧器具外,因竹子中空又有竹節,適合製作成各種餐具,像竹杯、竹碗等,只要截取一段竹筒及竹節作為杯底,就是一只平口杯,再以特色的藤環裝飾,形成原民特色。

馬耀・武道說,竹杯作為儀式及宴客時飲酒使用,好的竹杯需經選竹、煮竹去青等重要步驟,都是祖先的生活經驗與智慧,最後再以編織材料黃藤圈繞裝飾,製作過程中不但學習工藝技術及傳承文化,也讓更多人認識原住民文化精神。

市長魏嘉彥表示,開辦原民技藝課程希望族人踴躍報名參加,為文化傳承共同努力,希望將竹杯、藤編的傳統技藝,帶回到部落發芽及傳承,也讓竹杯成為花蓮特有的原民工藝品。

花蓮市長魏嘉彥(中)希望傳承原住民竹杯工藝,成為花蓮特有的原民工藝品。(記者游太郎攝)

花蓮市長魏嘉彥(中)希望傳承原住民竹杯工藝,成為花蓮特有的原民工藝品。(記者游太郎攝)

原住民竹杯看似平常,但蘊含原民工藝特色。(記者游太郎攝)

原住民竹杯看似平常,但蘊含原民工藝特色。(記者游太郎攝)

原住民竹杯中的藤編技術,成為原民工藝品的一大特色。(記者游太郎攝)

原住民竹杯中的藤編技術,成為原民工藝品的一大特色。(記者游太郎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