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太空包介質成肥料 農業部種苗場:減少超過1公噸二氧化碳排量

香菇木屑回收再製有機質複合肥料(左)及玉米渣粕壓制生質燃燒粒(右)。(種苗場提供)

香菇木屑回收再製有機質複合肥料(左)及玉米渣粕壓制生質燃燒粒(右)。(種苗場提供)

2024/01/08 14:12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栽培菇蕈的太空包回收問題總讓農政單位頭大,農業部近年將太空包介質回收後發展為肥料已見成效,農業部種苗改良場表示,第一年試辦內容估計已成功回收使用2560公噸剩餘資材,及減少1公噸以上二氧化碳排放。

台中新社是台灣香菇和杏鮑菇的主要產區,年產量達2700公噸,占全國總產量逾半,現在栽種香菇和杏鮑菇都是透過太空包栽種為主,種苗場表示,過去太空包使用後常發生未妥善回收處理,導致隨意棄置、就地掩埋或焚燒等環境問題,目前太空包都會由合格的回收處理場回收處理富含有機質的香菇木屑,並且將這些木屑單獨造粒,和果樹修剪枝條後混合壓植成燃料粒使用。

種苗場進一步指出,為讓太空包使用的材料也可永續循環,已建立示範場域,透過栽種40公頃的玉米田供應種子外,也運用其中1-2成的玉米穗軸做為太空包中的填充介質,取代進口的木頭介質,而該玉米田也用太空包回收的填充介質製成的肥料施肥,產量良好,也更減碳。

種苗場表示,將持續擴大試辦規模,並建立商業運轉模式推行至其他菇蕈產區,並透過科學量測方法估算驗證可實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之環境效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