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該遺忘的歷史!29名噶瑪蘭族人生命歷程 耗時7年編寫成冊

宜蘭縣史館耗時7年,出版《mai qaRapungus—當代噶瑪蘭人的生命紀實》,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左)與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子淦(右)出席新書發表,感謝縣史館的用心。(記者蔡昀容攝)

宜蘭縣史館耗時7年,出版《mai qaRapungus—當代噶瑪蘭人的生命紀實》,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左)與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子淦(右)出席新書發表,感謝縣史館的用心。(記者蔡昀容攝)

2023/12/23 17:07

〔記者蔡昀容/宜蘭報導〕宜蘭縣史館耗時7年,對宜花東29名族人口述訪談,今(23日)舉行《mai qaRapungus—當代噶瑪蘭人的生命紀實》新書發表。礙於法規尚未修訂完成,許多噶瑪蘭族人至今無原民身分,縣史館長廖英杰說,書中能看到族人的心酸與悲傷,也有堅毅不拔的故事,這是一段不該被遺忘的歷史。

噶瑪蘭族原居蘭陽平原,隨著漢人、清朝、日本勢力進到宜蘭,多數族人喪失土地,四散至花東,部分族人留居原地,隱藏族別身分生活;噶瑪蘭人1987年推動復名運動,2002年終獲國家承認,列入法定原住民族。

縣史館為保存噶瑪蘭族參與復名運動的歷史,及新世代族人的族群認同、生命歷程、文化參與,開始歷時7年的口述訪談,透過採訪宜花東29名族人,探索噶瑪蘭人的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編寫成上下兩冊、共600頁的生命紀實書籍。

縣史館表示,書名中的「mai qaRapungus」,是噶瑪蘭族語「不要遺忘」的意思,由縣史館研究員李素月主編,書中區分成宜蘭舊社篇、宜蘭新鄉篇、花東地區篇,而在書籍完成之前,多位受訪者陸續離世,更顯口述訪談工作的急迫性,是與時間賽跑的工程。

許多噶瑪蘭族人為避免受到歧視或資訊不發達,未向政府登記為平地原住民,歷經時代變遷,族人想找回身分,但依據原住民身分法,未於民國40、50年代登記平地原住民身分者,無法取得法律上身分,其他平地原住民族也遇類似處境,因而聲請釋憲,憲法法庭認定原住民身分法違憲,2025年之前應修法,目前尚未修法完成。

出席新書發表的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表示,謝謝縣史館保存噶瑪蘭歷史,但也提到,從路名、橋名到文化,大家常用的「開蘭」一詞,隱含強勢主權意味,向政府提案改善,可惜沒有結果,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子淦更直言,並非「開蘭」而是「刣人」(台語,指殺人)。兩人認為,噶瑪蘭人花了幾十年時間,找回尊嚴和身分認同,政府稱要轉型正義,卻連法律身分也不願給,他們會挺直腰桿,繼續發聲爭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